夕阳半落红犹在,寒月初升白未匀。
流水孤村天欲暮,颓檐败壁野无人。
雀衔遗芥营巢急,蛛绎新丝织网频。
欲问前朝无故老,髑髅落地路荆榛。
形式:七言律诗押[真]韵翻译
夕阳余晖中红色尚未消退,寒冷的月亮刚刚升起,月光并不均匀。流水环绕着孤独的村庄,天色渐晚,破败的屋檐和墙壁展现出荒凉景象。麻雀叼着遗落的谷粒急忙筑巢,蜘蛛频繁地编织新网。想要询问前朝旧事,却已找不到故老相传的人,只见到路上散落的头骨和丛生的荆棘。注释
夕阳:傍晚的太阳。红:红色。犹在:仍然存在。寒月:冷清的月亮。白未匀:月光不均匀。流水:小溪流水。孤村:孤立的村庄。天欲暮:天色将晚。颓檐:破败的屋檐。败壁:残破的墙壁。雀衔遗芥:麻雀衔着掉落的谷粒。营巢急:匆忙筑巢。蛛绎新丝:蜘蛛织网。织网频:频繁编织。前朝:过去的朝代。故老:年长而有经验的人。髑髅:骷髅。荆榛:荆棘。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凄凉的乡村傍晚景象,透露出时间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感慨。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夕阳、寒月与流水的静谧,以及孤村、颓檐败壁的荒凉,还有雀鸟忙于筑巢和蜘蛛频繁织网的情景,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人类世界的衰败对比。
诗中的“髑髅落地路荆榛”一句,更是隐含着对过去历史的追思和哀叹,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往时代无从询问,无处寻找旧日智者的感慨。整首诗通过对晚景的描绘,传达了一种淡淡的悲凉和深深的历史感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