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符藏山自可攻,儿孙谁是出群雄。
幽燕不照中天月,丰沛空歌海内风。
赵普元无四方志,澶渊堪笑百年功。
白沟移向江淮去,止罪宣和恐未公。
形式:七言律诗押[东]韵翻译
宝符藏山自可取,可子孙中谁是杰出英雄。宋朝明月照不到幽燕,没有刘邦的功业何必空唱《大风歌》。赵普反对宋太祖收复幽燕本无四方志,可笑求和的“澶渊之盟”竞成百年丰功。辽金侵入中原江淮已成为宋金国界,只归罪于宋徽宗亡国恐怕未必公允。注释
白沟:指今河北容城东面的白沟河。北宋时,宋辽以此为界,故又名界河。宝符藏山:“宝符藏山”故事出自《史记·赵世家》。攻:研究,借鉴。幽燕:今河北北部及辽宁一带。五代石敬瑭以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借其势力建立了后晋王朝。空歌海内风:意为宋太祖未能像刘邦那样威加四海,一统天下。空:徒然。赵普:北宋大臣,官至宰相。元:同“原”,根本。澶渊:指澶渊之盟,北宋与辽所订和约。宣和:宋徽宗年号,此代指宋徽宗。鉴赏
这首诗名为《白沟》,作者是元代诗人刘因。诗中以历史事件为背景,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和决策的反思。首句“宝符藏山自可攻”暗指历史上的军事策略,强调了隐藏的实力足以应对挑战。接下来,“儿孙谁是出群雄”提出疑问,意在指出后世英雄难觅。
“幽燕不照中天月,丰沛空歌海内风”借幽燕之地与丰沛之歌,象征着北方边疆与中原文化的对比,暗示了国家的统一与分裂。诗人批评赵普缺乏远大的天下志向,而澶渊之盟的和平成果被质疑为仅是一时的妥协。
最后两句“白沟移向江淮去,止罪宣和恐未公”直接点题,白沟本是边境线,诗人认为将其南移至江淮,意味着边防的松弛,而将责任归咎于宣和年间的行为,表达了对决策公正性的怀疑。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性强,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批判,揭示了对国家治理和战略抉择的深刻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