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夏蜩螗不可听,秋风才动便无声。
一襟月露丘园里,却胜趋炎作队鸣。
形式:七言绝句押[庚]韵翻译
炎热的夏天蝉鸣声嘈杂无法静听,秋风一起就悄然无声。在皎洁月光下,身处田园之中,反而胜过那些趋炎附势、大声喧哗的人。注释
蜩螗:蝉的一种,形容声音嘈杂。秋风:指秋季的凉爽之风,与夏季炎热相对。丘园:泛指乡村或园林,有隐逸之意。趋炎:比喻依附权势。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夜的静谧景象,诗人通过对蛩螗鸣声和秋风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然界微小生命声音的欣赏,以及对月光下的个人宁静时刻的向往。
"九夏蜩螗不可听"一句,点出了蛩螗在炎热的夏季里难以听到其鸣声,这可能是因为夏日炎热,它们的声音被其他更响亮的自然声音所掩盖,或许是诗人想要表达一种对微小生命声音的关注和欣赏。
"秋风才动便无声"则描绘了秋风一至,蛩螗的鸣声即刻消失,这不仅形象地展示了自然界季节更迭中生命活动的变化,也暗示了一种生命力度过夏日而渐趋沉寂的意境。
"一襟月露丘园里",诗人转而描写自己置身于有月光和露水的丘园之中,这里的“一襟”形容了月光如同衣襟一般轻柔地笼罩在这个空间。这里是诗人心灵的避风港湾,也是他与自然对话的最佳时刻。
"却胜趋炎作队鸣"则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尽管蛩螗在秋风中已无声,但在月光下,这份宁静远胜过夏日那些喧嚣和热闹。这里,“却胜”二字透露出诗人对这份宁静的珍视,以及对于自然界微妙声音的深刻理解。
总体来看,诗人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自己对自然美好声音的欣赏,以及在秋夜中获得的一份宁静与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