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君为罗浮,不愿为太华。
罗浮合不离,高为南岳亚。
形式:五言绝句押[祃]韵鉴赏
这首诗出自明末清初诗人屈大均之手,名为《合欢曲》其一。诗中以“罗浮”与“太华”为喻,表达了一种对和谐、圆满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愿君为罗浮,不愿为太华。”开篇即以“罗浮”与“太华”对比,罗浮山位于广东,以其景色秀美、四季如春而著称;太华则指陕西华山,以险峻著称。诗人以“罗浮”象征着宁静、和谐与美好,而“太华”的险峻则代表了艰难与挑战。通过这一对比,诗人表达了对平静、和谐生活的向往,不愿面对人生的艰难与挑战。
“罗浮合不离,高为南岳亚。”进一步强调了对罗浮山的喜爱与推崇。罗浮山不仅景色宜人,而且与南岳(湖南衡山)相比,虽不及其高峻,却能保持其和谐与美好的特质。这里,诗人将罗浮山视为理想的生活状态,既不高不可攀,又不失其独特的魅力。
整首诗简洁明快,通过对比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和谐、平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理解和欣赏。在屈大均的笔下,罗浮山成为了理想生活状态的象征,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和的美好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