檐乐无风静自鸣,开窗亦复使眸醒。
投林倦鸟低翻翼,触纸痴蝇细有声。
篱外半悬红子落,墙间少见绿莎明。
阳生阴后春来近,准拟新诗为发萌。
形式:七言律诗翻译
屋檐下的音乐在无风时静静响起,打开窗户也让眼神为之清醒。疲倦的飞鸟低垂翅膀飞回树林,落在纸上痴痴的苍蝇发出微响。篱笆外面,红色的果实半挂着落下,墙边的青草鲜亮却少见。随着阴阳交替,春天的脚步临近,我准备写下新的诗篇,迎接生机萌发的时刻。注释
檐乐:屋檐下的音乐。无风静自鸣:在无声中自然响起。开窗:打开窗户。眸醒:使眼睛变得清醒。倦鸟:疲倦的鸟儿。低翻翼:低垂翅膀。触纸:落在纸上。痴蝇:痴痴的苍蝇。篱外:篱笆外面。半悬红子:半挂着的红色果实。绿莎:青草。明:鲜亮。阳生阴后:阴阳交替。春来近:春天临近。新诗:新的诗篇。发萌:萌发新生。鉴赏
这首宋代诗人陈宗远的《冬晚》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冬日傍晚景象。首句“檐乐无风静自鸣”,以檐头的乐器在无声中发出悦耳的声音,暗示了环境的静谧。次句“开窗亦复使眸醒”,通过窗户的开启,让诗人的眼睛也感受到这份宁静,仿佛心灵得到了片刻的清醒。
第三句“投林倦鸟低翻翼”,描绘了疲倦的飞鸟归巢时低垂翅膀的情景,流露出淡淡的离别情绪。第四句“触纸痴蝇细有声”,则细腻地捕捉到一只痴迷于纸上的苍蝇发出微弱的嗡嗡声,增添了生动的细节。
第五、六句“篱外半悬红子落,墙间少见绿莎明”,描绘了篱笆外红色果实半落,墙角的青草在昏暗中显得稀疏,透露出冬季的萧瑟与凋零。然而,这正是春天即将到来的前兆,最后一句“阳生阴后春来近,准拟新诗为发萌”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和创作灵感的激发。
整首诗以冬夜的静谧为背景,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寓含着季节更替的哲理,以及诗人对生活与创作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