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钩初月临妆镜,蝉鬓凤钗慵不整。重帘静,层楼迥,惆怅落花风不定。
柳堤芳草径,梦断辘轳金井。昨夜更阑酒醒,春愁过却病。
形式:词词牌:应天长翻译
一钩月牙儿斜缀在天边,正是一个春晴的早晨,发黑如漆鬓薄如蝉的她对着镜子而慵懒得无心妆扮。她独处深闺之中,在迢迢高楼上,还裹着重重帘幕。于是将重帘挑起,帘外所见,却是风吹花落,花落无凭,上下翻转,一地狼藉。忆当时在那长堤垂柳,芳草香径中,二人曾牵手漫步,那明净的井台,雕花的栏杆上,曾并坐谈心。而今只有梦中重见。昨夜夜深月残之时酒后醒来,梦中相聚的场景全部消失,对于春的伤愁更加深切,甚至远远超过了病痛的难受。注释
应天长:词牌名。此调有小令、长调两体。各家用此调字数有增减。初月:新月,一说指愁眉。蝉鬓:古代妇女的一种发式。两鬓薄如蝉翼,故称。凤钗:钗的一种,妇女的头饰。钗头如凤形,故名。慵不整:指无心梳洗。慵,形容懒散的样子。重帘:层层帘幕。迥(jiǒng):深远,遥远。惆怅:因失意或失望而伤感、懊恼。柳堤:植有柳树的堤岸。辘轳:比喻心中情思如辘轳般反复上下。金井:井栏上有雕饰的井,一般用以指宫廷园林里的井。更阑:夜深月残。过却:超过,胜过。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初月之夜独自对镜的凄清画面。"一钩初月临妆镜",月光如钩,照亮了她精致的妆扮;"蝉鬓凤钗慵不整",她的头饰虽然华丽,却显得有些凌乱和疲惫。"重帘静,层楼迥",房间内外都笼罩在一片沉静之中,高楼伸展至远方。
诗人通过"惆怅落花风不定"传达了女子心中的忧伤与不安,就像春天的花瓣随风飘散,不知所终。"柳堤芳草径"描绘了一条绿意盎然的小路,"梦断辘轳金井"则是说到美好的梦境被打破,而心中仿佛有着沉重的负担。
最后两句"昨夜更阑酒醒,春愁过却病"表达了女子在夜深人静之际从醉酒中清醒过来,却发现自己仍旧沉浸在春天特有的忧愁之中,这份愁绪如同疾病一般困扰着她。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反映了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哀愁,是一篇抒情小品,展现了诗人精湛的艺术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