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古诗词网主要是分享唐诗、宋词、词牌名、文言文、古籍、诗词名句等。

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晨兴原文及翻译

作者: 时间:2025-07-15阅读数:0

唐-白居易

宿鸟动前林,晨光上东屋。

铜炉添早香,纱笼灭残烛。

头醒风稍愈,眼饱睡初足。

起坐兀无思,叩齿三十六。

何以解宿斋,一杯云母粥。

形式:古风

翻译

归巢的鸟儿在前方的树林中活动,晨光洒向东方的房屋。铜炉中早早地添加了香料,纱罩下的残烛已被熄灭。头痛似乎因风而略有好转,眼睛满足于充足的睡眠。起身坐着无所思考,轻轻叩动牙齿三十六下。如何解除一夜的斋戒呢,就喝一碗云母粥吧。

注释

宿鸟:夜晚归巢的鸟儿。东屋:东边的屋子,通常指早晨阳光首先照到的地方。铜炉:古代用来熏香的金属炉。纱笼:罩在蜡烛上的薄纱,防止烛火乱飞。头醒:头痛减轻。眼饱:眼睛得到了充分的休息。宿斋:一夜未食,指斋戒状态。云母粥:一种古代的养生食品,含有云母片,被认为有益健康。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在清晨醒来后的悠闲生活场景。首先,"宿鸟动前林,晨光上东屋"两句描写了大自然的清晨景象,鸟儿开始在树林间唧咛,阳光洒落在东厢的屋顶,展现了一天之始的生机与活力。

接着,"铜炉添早香,纱笼灭残烛"两句则转向室内,诗人点燃了熏香的铜炉,弥漫出早晨特有的清新气息,同时也熄灭了夜晚未尽的蜡烛,预示着一天的开始。

在"头醒风稍愈,眼饱睡初足"中,诗人形容自己从酣眠中苏醒过来,大脑逐渐清醒,睡意也刚刚得到满足,流露出一种惬意和满足的情感。

"起坐兀无思,叩齿三十六"两句则透露了诗人在清晨的悠闲心境,无忧无虑地坐在那里,没有特别的思考,只是在不经意间轻轻叩击着牙齿,这种行为常见于无意识中的节奏性动作,显示出一种从容和宁静。

最后,"何以解宿斋,一杯云母粥"一句,则是诗人在询问自己如何打破这清晨的宁静与安逸,他选择了一杯由优质米制成的云母粥来结束夜晚的饮食禁忌,以此简单而纯净的方式开始新的一天。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中美好瞬间的感悟和欣赏,以及他对于日常起居中的自在与享受。

标签: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