缫丝须长不须白,越罗蜀锦金粟尺。
象床玉手乱殷红,万草千花动凝碧。
已悲素质随时染,裂下鸣机色相射。
美人细意熨帖平,裁缝灭尽针线迹。
春天衣著为君舞,蛱蝶飞来黄鹂语。
落絮游丝亦有情,随风照日宜轻举。
香汗轻尘污颜色,开新合故置何许。
君不见才士汲引难,恐惧弃捐忍羁旅。
形式:古风翻译
缫丝要长不要白,越罗蜀锦珍贵无比。象牙床上玉手翻飞,织出万花千草的鲜艳色彩。素色布料易受时令影响,织机上的色彩相互辉映。美人细心熨烫平整,针脚痕迹全无。春衣为君而舞,蝴蝶纷飞黄鹂歌唱。落花飞絮也有情感,随风飘扬在阳光下轻盈。香汗与微尘弄脏了色彩,新旧衣物应如何存放。你可曾见才子被埋没不易,恐惧被遗弃,忍受漂泊之苦。鉴赏
缫丝须长不须白,这一句表达了对材料质地的精细描绘,"缫丝"指的是未经染色的生丝,"须长不须白"则强调了丝线的长度和纯净度。诗人通过这样的描述,展现了对织物工艺的赞美。
越罗蜀锦金粟尺,"越罗"指的是越地出产的精细罗料,"蜀锦"则是蜀地(今四川地区)的名贵丝织品。"金粟尺"可能指的是用金线织就的锦缎,或是装饰华丽的尺子。这两者结合,描绘出了一幅精美绝伦的织物图景。
象床玉手乱殷红,这里写到了纺织过程中的人手活动,"象床"可能指的是精美的织机或坐具,而"玉手"则是对女性纺织者之手的赞美。"乱殷红"形容手中的丝线交织成一片红色,或许暗示了织出的锦缎中蕴含着浓郁的红色。
万草千花动凝碧,这句诗转而写景,可能是对纺织过程中所得自然景致的描绘。"万草千花"形容春天的繁华,而"动凝碧"则表达了在这种景色之中,似乎能感觉到一股清新的力量。
已悲素质随时染,这里诗人表达了一种对时间流逝和事物变迁的感慨。"素质"可能指的是未经染色的原料,而"随时染"则是对时间无情流逝、万物易变的一种哀叹。
裂下鸣机色相射,这句诗描写了纺织过程中机器运作的声音和光线的折射。"鸣机"指的是织布机器发出的声音,而"色相射"则可能是对穿透织物的光线与色彩的形容。
美人细意熨帖平,这里写到了女性在纺织过程中的细心和耐心,"熨帖"一词形容了她们的动作轻柔而细致。
裁缝灭尽针线迹,这句诗表达了对精湛技艺的赞美。"裁缝"指的是剪裁与缝制,而"灭尽针线迹"则强调了在这过程中,所有的痕迹都被巧妙地隐藏或抹去。
春天衣著为君舞,这里诗人写到了穿上自己亲手织就的衣物,在春天这样的美好时节,为心爱之人跳起了舞。"衣著"强调了衣服的完美与精致,而"为君舞"则透露出了一种深情。
蛱蝶飞来黄鹂语,这句诗描绘了自然景象,蛱蝶飞舞和黄鹂鸣叫共同构成了生动的春日画面。
落絮游丝亦有情,这里写到了纺织过程中偶尔掉落的丝线碎屑。"落絮"指的是脱落的细小丝线,而"游丝"则形容这些丝线在空中飘扬。这一句诗表达了一种对物件也蕴含情感的感慨。
随风照日宜轻举,这句诗可能是在描写纺织过程中的某个动作,或是对整个春日景色的一个总结。"随风"和"照日"都形容了自然界中柔和而又充满生机的情景,而"宜轻举"则是一种建议或感慨,可能是在提倡在这美好时节中应以轻松的心态去对待生活。
香汗轻尘污颜色,这句诗描绘了女性纺织者在劳作后留下的细微汗渍和尘埃。"香汗"形容汗水的清新,而"轻尘污颜色"则表现了一种对自然界中细小变化的观察与感受。
开新合故置何许,这句诗可能是在表达一种时间流转、物是人非的感慨。"开新"和"合故"都涉及到了变迁,而"置何许"则是一种对未来的询问或期待。
君不见才士汲引难,恐惧弃捐忍羁旅,这最后两句诗转而写出了对才华横溢之人的同情和理解。"汲引难"形容了他们的才智与努力,而"恐惧弃捐忍羁旅"则表达了一种对他们命运的担忧,"羁旅"一词更添了一份飘泊不定的哀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