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柳啼鸦,单衣伫立,小帘朱户。桐花半亩,静锁一庭愁雨。洒空阶、夜阑未休,故人剪烛西窗语。似楚江暝宿,风灯零乱,少年羁旅。
迟暮。嬉游处。正店舍无烟,禁城百五。旗亭唤酒,付与高阳俦侣。想东园、桃李自春,小唇秀靥今在否。到归时、定有残英,待客携尊俎。
形式:词词牌:琐窗寒翻译
柳荫深处传出乌鸦的啼鸣,我掀起小帘,站在朱门之内,身穿单衫凝神伫立。半亩大的庭院里开满了桐花,静静地笼罩着庭院,阴雨阵阵更使人愁思万端。雨滴洒落在空落落的台阶上,竟彻夜未停。何时故友相逢与我在西窗下剪烛,谈心。今夜的孤零恰如往昔夜宿楚江之畔,江风吹得灯火昏暗,说不尽少年羁旅的无限凄惨艰难。如今我已年老,时有垂暮之感。春游嬉戏的地方,旅舍酒店烟火不举,正巧是全城禁火过寒食节。酒楼上呼唤美酒的兴致一扫而光,姑且把这段豪情都交付酒徒料理。回想起故乡园中的桃李,必是迎春怒放,那如同美人嘴唇酒窝般的花朵,不知今天是否还挂在树枝?待到我归乡之时,一定还会有残存的花儿,等待着我与宾客举杯痛饮,一洗烦襟。注释
剪烛西窗语:借李商隐《夜雨寄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语,抒发怀乡之情。百五:指寒食节。冬至后一百零五日为寒食。旗亭:指酒楼。高阳俦侣:西汉郦食其自称高阳酒徒。靥:脸上的酒窝。鉴赏
这首《锁窗寒·琐寒窗》是宋代词人周邦彦的作品,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江南暮春时节的画面。开篇“暗柳啼鸦,单衣伫立,小帘朱户”,通过暗淡的柳树、乌鸦的啼叫和词人独自站立的场景,营造出一种孤寂落寞的氛围。接着,“桐花半亩,静锁一庭愁雨”描绘了庭院中盛开的桐花在细雨中静默,仿佛笼罩着一层淡淡的哀愁。
“洒空阶,夜阑未休,故人剪烛西窗语”进一步深化了孤独感,夜晚的台阶上雨滴不断,远方的朋友在西窗下剪烛交谈,词人只能独自承受这份思念。接下来的“似楚江暝宿,风灯零乱,少年羁旅”借楚江夜泊的景象,表达了词人对青春离散、漂泊在外的感慨。
下半部分,“迟暮。嬉游处”暗示时光流逝,曾经的欢乐时光已成过往。“正店舍无烟,禁城百五”描绘了节日过后,城市中的冷清和词人内心的落寞。词人回忆起与朋友畅饮的场景,不禁怀念那些共度的美好时光。“想东园,桃李自春,小唇秀靥今在否”更是表达了对往昔青春容颜的深深怀念。
结尾“到归时,定有残英,待客携尊俎”预想归来之时,希望能看到残留的花朵和友人准备的美酒,寄托了词人对团聚的期待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整首词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展现了词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