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枪悬太白旗,白虎三旌三戟枝。
五方色中白为上,不是我王争得知。
楼成白璧耸仪形,蜀地求才赞圣明。
自从汤帝升遐后,白雀无因宿帝廷。
今来降瑞报成康,果见河西再册王。
韩白满朝谋似雨,国门长镇在燉煌。
形式:古风鉴赏
这首诗以“白银枪悬太白旗,白虎三旌三戟枝”开篇,描绘出一幅壮观的战争场景,银光闪闪的枪矛与飘扬的旗帜形成鲜明对比,白虎三旌三戟枝则象征着军队的威严与力量。接着,“五方色中白为上,不是我王争得知”,诗人巧妙地将颜色与权力联系起来,强调了君主的至高无上。
“楼成白璧耸仪形,蜀地求才赞圣明”,这两句赞美了建筑的雄伟和君主的英明,白璧高楼不仅展示了建筑艺术的成就,也象征着君主对人才的渴求和对国家治理的智慧。然而,“自从汤帝升遐后,白雀无因宿帝廷”,诗人通过历史的对比,表达了对过去辉煌的怀念,以及对当前局势的忧虑。
最后,“今来降瑞报成康,果见河西再册王。韩白满朝谋似雨,国门长镇在燉煌”,诗人以“降瑞”、“再册王”等词语,预示着国家将迎来新的繁荣与稳定,同时也暗示了朝堂内外的谋略与决策如同春雨般密集,而国门长镇在燉煌,则表达了对边疆安全的重视和对国家领土完整的坚定信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战争、建筑、历史、政治等多个层面的描绘,展现了唐代社会的复杂面貌,既有对过去的缅怀,也有对未来的期待,体现了诗人深邃的历史洞察力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