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松绫子千峰辟,笔穷造化疑神役。
长林萧瑟同云稠,松髯藤蔓失其碧。
南溪老叟蚤探梅,红衫箬笠携杖来。
呼童折花过石梁,一路寒香带雪回。
坐看霁色开云坞,巉岩山势如蹲虎。
中有飞瀑走玉龙,山头树树皆含雨。
残雪未消日欲昏,清溪几曲绕衡门。
行行更入深山去,不知何处是归村。
形式:古风鉴赏
此画描绘的是千山雪后初晴之景,细腻而生动。首句“吴松绫子千峰辟”,以吴松绫子比喻画布,形象地展现出了画面的细腻与层次感,仿佛千峰被精心裁剪,布局巧妙。接着“笔穷造化疑神役”一句,赞美画家技艺高超,仿佛能驾驭自然,让观者感受到画家与自然的深度交融。
“长林萧瑟同云稠,松髯藤蔓失其碧”描绘了雪后树林的景象,长林在云雾中显得更加幽静,松枝和藤蔓因积雪覆盖而失去了原有的翠绿,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苍凉的氛围。接下来“南溪老叟蚤探梅,红衫箬笠携杖来”,画面中出现了一位老翁,他身着红衫,头戴箬笠,手持拐杖,早早就去探梅,这一细节增添了画面的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
“呼童折花过石梁,一路寒香带雪回”描述了老翁带着孩童折取梅花的情景,梅花的香气与雪花一同随风飘散,为这幅画增添了几分温馨与诗意。随后,“坐看霁色开云坞,巉岩山势如蹲虎”描绘了雪后阳光初照,云雾散去,山峦呈现出雄伟的姿态,如同蹲伏的猛虎,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威严。
“中有飞瀑走玉龙,山头树树皆含雨”则将视线转向山间,瀑布如白龙般飞流直下,山头树木仿佛都沾染了雨水,增加了画面的动态感和湿润感。最后,“残雪未消日欲昏,清溪几曲绕衡门”描绘了夕阳西下,残雪未尽,清溪蜿蜒曲折,环绕着村庄,整个画面充满了宁静与和谐之美。
整幅画作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雪后千山的壮丽景色,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体现了画家对自然美的深刻理解和艺术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