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古诗词网主要是分享唐诗、宋词、词牌名、文言文、古籍、诗词名句等。

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答顾秀才诗五章原文及翻译

作者: 时间:2025-07-04阅读数:0

魏晋-陆云

芒芒上玄,有物有则。厥初造命,立我艺则。

爰兹族类,有觉先识。斯文未丧,诞育明德。

允矣顾生,载灵之和。沈根芳沼,濯秀兰波。

渊翘戢颖,景茂凌华。惟是德心,是用闲邪。

德心伊何,行归于周。希高仰峻,企远怀悠。

匪愿在明,靡倦斯幽。凡我同朋,瞻言清休。

慎终于远,俾民归厚。言若有行,及予携手。

何以恤我,其仁孔有。心之云爱,隆敬其久。

既迈斯仁,亦迪兹文。藻不雕朴,华不变淳。

有斐君子,如圭如璠。仰钦德类,依怀惠诠。

式扬好问,邦家于宣。

形式:四言诗

鉴赏

这首诗歌颂了高尚的道德和文艺的修养,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诗中充满了对古典文化的追崇和对精神境界的描绘,每一个字句都透露出作者对理想生活的憧憬。

“芒芒上玄,有物有则”一开始便设定了一种超然物外、遵循天命的高远气象。接着,“厥初造命,立我艺则”表明了诗人对于创造生命和艺术追求的深刻理解。

“爰兹族类,有觉先识”中,“有觉先识”四字传递出一种对先贤智慧的敬仰和自觉,这种认识如同先人的智慧照亮了后来者的道路。紧接着,“斯文未丧,诞育明德”则强调了一种文化传承与道德修养的重要性,诗人认为这种精神财富依然在世,能够孕育出光明磊落的人格。

“允矣顾生,载灵之和”一句展示了对生命意义的深刻体悟,以及对和谐精神状态的追求。“沈根芳沼,濯秀兰波”则描绘了一种静谧而又美好的自然景象,与诗人内心世界相呼应。

“渊翘戢颖,景茂凌华”中的意象丰富,表现了对高远志向和卓越成就的赞美。紧接着,“惟是德心,是用闲邪”则明确指出,只有高尚的道德才能抵御世间的诱惑。

“德心伊何,行归于周”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代圣贤之道的向往和归属。接着,“希高仰峻,企远怀悠”则展现了一种对理想境界的无限憧憬和追求。

“匪愿在明,靡倦斯幽”一句中,诗人表达了对于世俗喧嚣的超脱,以及对于内心世界的深沉体验。“凡我同朋,瞻言清休”则强调了一种与志同道合之人的相互欣赏和精神上的休憩。

“慎终于远,俾民归厚”中,“慎终”二字传达了对未来的一种谨慎态度,而“俾民归厚”则表明了诗人对于人民回归于宽厚德性的期望。

“言若有行,及予携手”一句中,诗人的语言和行动如同携手前行,传递出一种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共同理想的追求。“何以恤我,其仁孔有”则表达了对朋友深切关怀和仁爱之心的感激。

“心之云爱,隆敬其久”中,“心之云爱”形象美好,表现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友情和美好的深沉爱恋。而“既迈斯仁,亦迪兹文”则进一步强调了对仁德和文化的双重追求。

“藻不雕朴,华不变淳”一句中,对于自然无为而治的态度以及对高雅脱俗品质的追求,体现了诗人对于艺术与生活的纯粹理念。“有斐君子,如圭如璠”则以宝石比喻君子的德行,赞美其完美无瑕。

最后,“仰钦德类,依怀惠诠。式扬好问,邦家于宣”中,诗人表达了对先贤德性的仰望和对于智慧的追求,同时也强调了一种以家庭为本位的社会价值观,以及通过教育来弘扬美好的愿景。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高超的艺术造诣,更透露了其深厚的人文情怀和对理想生活的无限向往。

标签: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