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月颜色冰,老客志气单。
冷露滴梦破,峭风梳骨寒。
席上印病文,肠中转愁盘。
疑怀无所凭,虚听多无端。
梧桐枯峥嵘,声响如哀弹。
形式:古风押[寒]韵翻译
秋天的月亮颜色如冰般清冷,年迈的旅人精神疲惫孤单。冷露打湿梦境,刺骨的寒风吹过,如同梳理着骨头。病痛在宴席上刻下痕迹,愁绪在心中翻腾盘旋。心中的疑惑无处寄托,空洞的耳朵听到的都是无端的哀音。枯萎的梧桐树,发出的声音如同悲伤的琴弦弹奏。注释
秋月:形容秋天的月亮。冰:比喻月亮的清冷。老客:年老的旅人。志气单:精神状态疲惫孤单。冷露:寒冷的露水。梦破:被惊醒的梦境。峭风:陡峭的寒风。梳骨寒:形容风像梳子一样穿透骨髓的寒冷。印病文:病痛的痕迹显现。愁盘:愁绪纠结。疑怀:疑惑的心情。无所凭:没有依托的对象。虚听:空洞的倾听。梧桐:一种落叶乔木。峥嵘:形容树木枯萎的样子。哀弹:悲伤的琴声。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寒冷的秋夜,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表达了自己的孤独和忧愁。"秋月颜色冰"一句直接设定了这种清冷的氛围,而"老客志气单"则透露了诗人的身份和心境。他是一位年迈的旅人,内心充满着对往昔的怀念和未来的不确定。
"冷露滴梦破"和"峭风梳骨寒"继续渲染这种凛冽的气氛,同时也暗示了诗人的梦想被现实所打破,内心的寒冷超过了外在的秋风。接着的"席上印病文"和"肠中转愁盘"则更加深化了诗人身心受创的情形。
"疑怀无所凭"和"虚听多无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困惑与不安,没有寄托,没有方向,所有的感受都像是空中楼阁,无从落实。最后两句"梧桐枯峥嵘,声响如哀弹"则通过对树木和声音的描绘,强化了这种凄凉孤寂的情绪。
这首诗在艺术上表现出了古典文学中常见的意境与情感的交融,它不仅仅是对秋夜景象的描写,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次深刻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