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下西风落叶侵,重来此地一登临。
清笳皓月秋依垒,野烧寒星夜出林。
万古河山应有主,频年戈甲苦相寻。
从教一掬新亭泪,江水平添十丈深。
形式:七言律诗押[侵]韵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学者顾炎武所作的《白下》,描绘了他在秋天重游旧地时的感慨。首句“白下西风落叶侵”,以萧瑟的秋风和飘零的落叶渲染出一种凄凉的气氛,暗示着时光流转和人事变迁。次句“重来此地一登临”,表达了诗人再次来到此地的怀旧之情。
第三句“清笳皓月秋依垒”,通过清冷的胡笳声和明亮的月光,描绘出战后的边塞景象,显示出历史的沧桑和战争的痕迹。“野烧寒星夜出林”进一步强化了夜晚的寂静与荒凉,寒星伴着野火,更显出战乱带来的凄冷。
“万古河山应有主”,诗人感叹江山虽在,但历经战乱,不知何人能真正主宰。最后一句“频年戈甲苦相寻”,表达了对连年征战的悲叹,以及对和平的渴望。“从教一掬新亭泪,江水平添十丈深”,以泪水比喻忧国忧民之情,感叹泪水之多足以使江水增深,形象地表达了诗人深深的忧虑和哀愁。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情于景,借景抒怀,展现了顾炎武对于国家命运和个人经历的深深忧虑,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历史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