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钟,琥珀浓,小槽酒滴真珠红。
烹龙炮凤玉脂泣,罗帏绣幕围香风。
吹龙笛,击鼍鼓;皓齿歌,细腰舞。
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
劝君终日酩酊醉,酒不到刘伶坟上土。
形式:乐府曲辞翻译
明净的琉璃杯中,斟满琥珀色的美酒,淅淅沥沥槽床滴,浓红恰似火齐珠。煮龙肝,爆凤髓,油脂白,点点又似泪珠涌,锦乡帷帘挂厅堂,春意呵浓浓。笛声悠扬如龙吟,敲起皮鼓响咚咚,吴娃楚女,轻歌软舞,其乐也融融。何况春光渐老日将暮,桃花如雨,飘落满地红。劝世人,不如终日醉呵呵,一日归黄土,纵是酒仙如刘伶,望一杯,也只是,痴人说梦。注释
钟:盛酒的器皿。琥珀:色黄净,喻指美酒。槽酒:酿酒的器皿。真珠:喻酒色的柔润莹洁。真珠红:名贵的红酒。玉脂泣:比喻油脂在烹煮时发出的声音。罗帏:一作“罗屏”。龙笛:长笛。鼍鼓:用鼍皮制作的鼓。鼍:扬子鳄。酩酊:大醉。刘伶:晋人,“竹林七贤”之一,以嗜酒著称,著有《酒德颂》。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华丽的宴会景象,通过对琉璃钟、琥珀浓酒、小槽滴珠等奢侈品的细腻描写,展现了当时宫廷或贵族生活的豪华与繁复。诗中还运用烹龙炮凤这样的神话元素来增强宴会的异彩。
在这场宴会上,不仅有美酒佳肴,还伴随着动听的音乐和优雅的舞蹈,诗人通过“吹龙笛、击鼍鼓”等意象,让读者仿佛能够听到那欢快而又不失典雅的乐声。
然而,在这场面中,诗人并不仅仅满足于对物质享受的描绘,而是通过这种华丽场景来反衬出人生易逝、青春难再的哲理。"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一句,既抒发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的感慨,也暗示了宴会背后的无常与悲凉。
最后,诗人以“劝君终日酩酊醉,酒不到刘伶坟上土”来结束这首诗。这里提到的刘伶是古代隐逸之士,他的坟墓成了清高脱俗的一种象征。诗人似乎在劝说读者要及时行乐,不必过于考虑世事纷扰,但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脱红尘、达观的人生态度。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李贺对语言的精湛运用和丰富想象,更通过对豪华生活的描绘,表达了一种对于人生无常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