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古诗词网主要是分享唐诗、宋词、词牌名、文言文、古籍、诗词名句等。

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江行留别原文及翻译

作者: 时间:2025-05-02阅读数:0

唐-马戴

吴楚半秋色,渡江逢苇花。

云侵帆影尽,风逼雁行斜。

返照开岚翠,寒潮荡浦沙。

余将何所往,海峤拟营家。

形式:五言律诗押[麻]韵

翻译

吴地和楚地的秋天景色各半,渡过江时遇到芦苇花开。云朵侵袭让帆船的影子消失殆尽,大风吹迫使雁阵飞得倾斜。夕阳的光辉揭开山间雾气的翠绿,寒冷的潮水荡涤着岸边的沙砾。我将要去往何处呢?打算在海边的山岭上建一个家。

注释

吴楚:指古代的吴国和楚国地区,大致涵盖现在的长江中下游南岸地带。半秋色:一半的秋季景色,形容秋色正浓。渡江:横渡长江。苇花:芦苇的花,秋季开花,常用来象征秋季或离别。云侵:云层密布,好像侵入了空间。帆影:帆船在水面的影子。风逼:风势强劲,迫使。雁行斜:雁群因风而飞得不整齐,行列倾斜。返照:夕阳的光辉。开岚翠:照耀使得山间雾气散去,显露出青翠的山色。寒潮:冷的潮水,秋冬季节的特征。荡浦沙:潮水冲刷河口或岸边的沙地。余:我。何所往:去哪里。海峤:海边的山岭。拟营家:打算建立家园,筹备居住的地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渡江的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感慨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吴楚半秋色"一句,以“吴楚”指代长江中下游地区,设定了时节为秋天。这里的“半秋色”可能暗示了一种淡定的、并非鲜明的季节感,预示着诗人心境的复杂。

接着“渡江逢苇花”,则是具体的情景描写。长江之上,正值苇花盛开之时,诗人在此情境中捕捉到了自然界的美丽,通过这种描写,也许是想表达一种对现实生活的留恋。

然而,“云侵帆影尽,风逼雁行斜”一句,却又转换了景象。这里的“云侵帆影尽”,意味着船只在浓密的云层中前进,而“风逼雁行斜”,则是形容大雁被迫飞行的姿态,显示出一种强烈的动感和压抑感。

随后,“返照开岚翠,寒潮荡浦沙”一句,以“返照”描绘了夕阳的余晖映照在山峦之上,而“寒潮荡浦沙”,则是对水势凛冽、岸边波涛声响的刻画,这两者共同营造出一种苍凉与孤寂的氛围。

最后,“余将何所往,海峤拟营家”一句,则明确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迷茫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余将何所往”,是诗人在面临离别时对于前路的无从捉摸,而“海峤拟营家”,则像是诗人在这种不确定中所寻求的一种精神寄托。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复杂和情感的流动。

标签: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