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外江头坐不归,水精宫殿转霏微。
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
纵饮久判人共弃,懒朝真与世相违。
吏情更觉沧洲远,老大徒伤未拂衣。
形式:七言律诗押[微]韵翻译
我还不想回去,我就想守着一江流水,就守着这座被战争浪费的皇家园林。桃花与杨花随风轻轻飘落,黄色的鸟群中不时地夹杂着几只白色的鸟一同飞翔。我整日纵酒,早就甘愿被人嫌弃,而我懒于参朝,的确有违世情。只因为微官缚身,不能解脱,故而虽老大伤悲,也无可奈何,终未拂衣而去。注释
苑:指芙蓉苑,在曲江西南,是帝妃游幸之所。水精宫殿:即水晶宫殿,指芙蓉苑中宫殿。霏微:迷濛的样子。细逐杨花落:一作“欲共杨花语”。甘愿的意思。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割舍之辞;亦甘愿之辞。吏:一作”含“。沧洲,水边绿洲,古时常用来指隐士的居处。拂衣:振衣而去。指辞官归隐。《新五代史·一行·郑遨传》:“见天下已乱,有拂衣远去之意。”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寄情山水的生活状态和心境。"苑外江头坐不归"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沉醉,以及对现实世界的背离。"水精春殿转霏微"则是对周围环境的细腻描绘,表现出一种清新而淡雅的情调。
接下来的"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通过鲜明的对比和生动的景象,展示了诗人观察自然的细致和对生命流转的感悟。桃花与杨花的不同,以及黄鸟与白鸟的并存,都在无声中诉说着生命的多样性。
"纵饮久判人共弃,懒朝真与世相违"则是诗人的自我表达,通过饮酒来逃避现实中的不如意,体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这里的“懒朝”指的是对早晨日出的惰性,而非真正意义上的懒惰,这里的“朝”实际上是时间的象征,与世俗的距离感相呼应。
最后两句"吏情更觉沧洲远,老大悲伤未拂衣"则是一种对故土的思念和对岁月流逝的哀叹。诗人通过对“吏情”(官职)的怀念来表达自己与世隔绝的心境,而“老大悲伤未拂衣”则是对年华流逝的无奈,虽有悲伤之情,但也未曾整理心绪。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和对人生感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超脱红尘、寄情山水的心境,以及他对世俗生活的淡漠与逃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