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古诗词网主要是分享唐诗、宋词、词牌名、文言文、古籍、诗词名句等。

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虫豸诗.浮尘子三首(其二)原文及翻译

作者: 时间:2025-04-18阅读数:0

唐-元稹

乍可巢蚊睫,胡为附蟒鳞。

已微于蠢蠢,仍害及仁人。

动植皆分命,毫芒亦是身。

哀哉此幽物,生死敌浮尘。

形式:五言律诗押[真]韵

翻译

宁可寄居在蚊子的眼睫毛上,为何要依附在蟒蛇的鳞片间。它虽微小如虫豸,却仍旧能加害于仁慈善良的人。无论动物还是植物都有各自的命运,即使细微如毛发尖端也是生命。可悲啊,这微小生物,它的生死如同尘埃般微不足道。

注释

乍可:宁可。巢:居住。蚊睫:蚊子的眼睫毛,形容极小的地方。胡为:为何。附:依附。蟒鳞:蟒蛇的鳞片。已微:已经非常微小。蠢蠢:虫豸,比喻微小的生物。仍:依然。害及:加害到。仁人:仁慈善良的人。动植:动物和植物。皆:都。分命:各有命运。毫芒:毛发的尖端,形容极其细微。哀哉:可悲啊。幽物:微小生物,这里指蚊子。生死:生命的开始与终结。敌:如同。浮尘:漂浮的尘埃,形容微不足道。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昆虫世界的诗,通过对小生命的观察,反映出生与死、善与恶的哲理。诗人以一种悲悯的情怀,描绘了这些微小生物的命运和它们带来的害处,同时也表达了一种宇宙万物共生的思想。

"乍可巢蚊睫,胡为附蟒鳞"这两句通过昆虫在植物上生存、繁殖的情景,揭示了生物间相依赖的关系。这里的“乍”是小的意思,“巢蚊”指的是小型的昆虫,“睫”则是细毛,“胡为”表达疑问之意,“附蟒鳞”形容昆虫附着在植物上。

"已微于蠢蠢,仍害及仁人"这两句则写出了这些小生命虽然微不足道,但它们所带来的危害依然不可忽视。“已微”表明昆虫体型的细小,“蠢蠢”形容昆虫众多且活动的情状,“仍害及仁人”则揭示了即便是如此渺小的生命,也可能对人类带来伤害。

"动植皆分命,毫芒亦是身"这两句从哲学的高度出发,阐述了一种宇宙万物共生的观点。这里“动”指动物,“植”指植物,“分命”意味着每个生命体都有其独特的使命和价值。“毫芒亦是身”则强调了即便是极为细小的事物,也是具备其独立生命的存在。

"哀哉此幽物,生死敌浮尘"最后两句通过“哀哉”表达诗人对这些微生物命运的同情和感慨。“此幽物”指的是那些不起眼的小昆虫,“生死敌浮尘”则比喻了它们与人类之间的生存竞争,看似轻飘的尘埃,却承载着生命与死亡的重量。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微生物世界的描写,展现了一种深刻的人生哲理和对自然万物共生的感悟。

标签: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