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旬通仕籍,六旬始归田。
中间立朝日,未尝淹三年。
拙宦分自定,遁世性所便。
每怀五湖志,愿栖一壑坚。
飞鸟脱笼中,游鱼归故渊。
岂诚异时好,所好各有专。
驱逐车马尘,何如松竹间。
晨起日三商,夜坐月一天。
静默契神理,夷犹玩简编。
所务愿不违,至人乐已全。
形式:古风鉴赏
这首诗《始归》是明代文学家高攀龙所作,表达了诗人从官场回归田园的心境与追求。
首句“三旬通仕籍,六旬始归田”,描绘了诗人从年轻时步入仕途,到年老时决定辞官归隐的过程。这反映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田园生活的向往。
接着,“中间立朝日,未尝淹三年”表明在为官期间,诗人并未长时间停留于官场,暗示了他对于官场的不适应或不满。
“拙宦分自定,遁世性所便”则透露出诗人认为自己的仕途选择是出于本性,而选择隐退也是出于内心的需要,体现了他对自由生活的渴望。
“每怀五湖志,愿栖一壑坚”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文人理想中的隐逸生活的向往,希望能在山水之间找到心灵的归宿。
“飞鸟脱笼中,游鱼归故渊”运用比喻,生动地描绘了诗人从束缚中解脱出来,回归自然的状态,如同飞鸟挣脱笼子,游鱼回到熟悉的水域。
“岂诚异时好,所好各有专”强调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和追求,不必强求一致,诗人找到了自己真正的兴趣所在。
“驱逐车马尘,何如松竹间”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的向往,宁愿生活在松竹之间,享受宁静的生活。
“晨起日三商,夜坐月一天”描绘了诗人回归田园后的生活状态,早晨迎接日出,夜晚仰望满天星斗,生活节奏变得悠闲自在。
“静默契神理,夷犹玩简编”体现了诗人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和谐,通过阅读书籍来寻求精神上的满足。
最后,“所务愿不违,至人乐已全”表达了诗人希望自己的追求能够与内心的理想相契合,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至人”,达到身心愉悦的最高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高攀龙从官场到田园的转变过程,以及他在回归自然生活后的内心感受和追求,充满了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