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镫无奈,向颓墙破壁,为余出丑。
秋水蜻蜓无着处,全现败荷衰柳。
画里圈叉,图中黑白,欲说原无口。
祇应笑我,杜鹃啼到春后。
当日落魄苍梧,云暗天低,准拟藏衰朽。
断岭斜阳枯树底,更与行监坐守。
勾撮指天,霜丝拂项,皂帽仍黏首。
问君去日,有人还似君否。
形式:词词牌:念奴娇鉴赏
这首《念奴娇》是王夫之在明末清初时期的作品,表达了作者在衰病之中对生活的感慨和自我反思。词中以“孤镫无奈”起笔,描绘了孤独的灯光下,自己面对颓墙破壁的景象,显得孤寂而落寞。"秋水蜻蜓无着处"象征着作者的迷茫和无处安身,败荷衰柳则映照出环境的荒凉。
接下来,词人通过“画里圈叉,图中黑白”暗示人生的无常和复杂,而“欲说原无口”则表达了内心的苦闷难以言表。他自嘲为“杜鹃啼到春后”,寓言自己如同杜鹃鸟般哀鸣,直到春天过去仍未得到解脱。
回忆往昔,“当日落魄苍梧”时,作者曾感到绝望,但如今即使在困境中,仍有“半缕活气令不分散”的坚韧。他留意身边的一切,甚至与影子评唱,寻求心灵的慰藉。
最后,词人以“皂帽仍黏首”形象地描绘了自己与困境的紧密相连,询问未来的日子,是否还会有人像自己一样经历这般困顿。整首词情感深沉,语言质朴,展现了作者在逆境中的自我审视和人生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