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古诗词网主要是分享唐诗、宋词、词牌名、文言文、古籍、诗词名句等。

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见陈月观二首(其二)原文及翻译

作者: 时间:2025-10-03阅读数:0

宋末元初-王奕

仲尼日月几曾昏,自古君师岂必存。

水陆三千游圣域,风云万里望天阍。

燕台接武何多隗,吴国孤骞未见云。

观上又分明月影,漫漫长夜与谁论。

形式:七言律诗

翻译

孔子如同日月,何时曾有昏暗之时,自古以来君师是否必须存在?在水陆之间游历圣贤之地,遥望万里风云,期待接近天宫之门。燕台之上英雄辈出,有多少像隗嚣那样的人物,吴国孤独却志向高远,未见云霄。我仰望星空,明月清晰可见,漫长的夜晚,与何人共论这壮志豪情?

注释

仲尼:孔子的别称。日月:比喻孔子的智慧和德行如日月般明亮。昏:昏暗,这里指缺点或不足。君师:古代对君主和老师的尊称。天阍:天宫之门,比喻朝廷或高位。燕台:古代燕国的都城,这里泛指英雄辈出的地方。孤骞:形容吴国孤立而志向高远。分明月影:明亮的月光,象征着清晰的理想或目标。漫漫长夜:比喻困难或孤独的时期。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诗人王奕的作品,名为《见陈月观二首(其二)》。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的哲学思考和对历史的深刻理解。

"仲尼日月几曾昏,自古君师岂必存。"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孔子以及历代圣贤的思考,即使是伟大的圣人,也有被时光湮没的一天。这里体现了诗人对历史无常和英雄难过美丽时光的感慨。

"水陆三千游圣域,风云万里望天阍。"这两句描绘了一种宏大的景象,水陆三千指的是广阔的江河湖海,而游圣域则是指寻访古代圣贤遗迹的行为。风云万里和望天阍,则表现了诗人对于高远目标和理想境界的向往。

"燕台接武何多隗,吴国孤骞未见云。"这两句通过对历史上的燕台和吴国的提及,表达了对古代英雄事迹的怀念和赞美。燕台指的是战国时期燕昭王的宫殿,而接武则是指与秦国相连的边塞;孤骞未见云,则是用来形容吴国虽然强大却最终也没能留下什么。

"观上又分明月影,漫漫长夜与谁论。"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在陈月观中赏月时的感慨。诗人在清澈的月光下,又一次体会到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沉重。漫漫长夜与谁论,则是表达了诗人在深夜里独自思考,寻找能够分享这份感悟的人。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历史事件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世事无常、英雄难过以及时间流逝等主题的深刻感悟。同时,诗中还蕴含着诗人对于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对美好事物的怀念。

标签: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