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头白翁,南北逃世难。
疏布缠枯骨,奔走苦不暖。
已衰病方入,四海一涂炭。
乾坤万里内,莫见容身畔。
妻孥复随我,回首共悲欢。
故国莽丘墟,邻里各分散。
归路从此迷,涕尽湘江岸。
形式:古风翻译
五十岁的白发老翁,南北奔波躲避世间灾难。破旧衣衫裹着枯瘦的身躯,奔忙却难以抵挡寒冷。身体已衰弱疾病缠身,天下各地一片疮痍。在这广阔的天地间,竟无处容身。妻子儿女跟随在后,回望过去共享悲欢。故乡已成为废墟,亲朋邻里各自离散。回家的路迷失了方向,泪水洒满湘江岸边。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战争或灾难导致的逃亡景象,通过对白发翁的描述,展现了战乱中的悲惨与无奈。"五十头白翁,南北逃世难"一句,直接点出了百姓在战乱中的困境,其中“白翁”指的是成群结队的老人,而“南北逃”则显示出他们为了躲避灾难,不得不四处奔波。"疏布缠枯骨,奔走苦不暖"进一步描绘了逃亡中的艰辛与凄凉,“疏布缠枯骨”形容老人身体虚弱,而“奔走苦不暖”则表达了即便是不断地跑动,也无法驱散心头的寒冷。
接下来的"已衰病方入,四海一涂炭",透露出诗人对时局的深刻感慨和无限哀伤。"乾坤万里内,莫见容身畔"则表达了诗人在广阔天地间找不到一片安身之所的绝望。
"妻孥复随我,回首共悲欢",诗人在此表现出对家人的思念和担忧,同时也流露出对往昔岁月的追忆。"故国莽丘墟,邻里各分散"一句,则是对故土变成废墟、亲朋好友四散的哀悼。
最后,“归路从此迷,涕尽湘江岸”表达了诗人对于归途的迷茫和对家园的无限留恋。"涕尽湘江岸"则是用典故表达了诗人的悲痛之情,如同泪水将要耗尽,但心中的哀伤却无法消散。
整首诗通过对战乱逃难的描写,体现了诗人对于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的同情,以及个人命运与国家兴衰紧密相连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