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江萧条秋气高,菱荷枯折随波涛,游子空嗟垂二毛。
白石素沙亦相荡,哀鸿独叫求其曹。
即事非今亦非古,长歌激越捎林莽,比屋豪华固难数。
吾人甘作心似灰,弟侄何伤泪如雨。
自断此生休问天,杜曲幸有桑麻田,故将移往南山边。
短衣匹马随李广,看射猛虎终残年。
形式:古风押[豪]韵翻译
曲江秋气肃杀景物萧条,枯折为菱荷随着波涛漂摇,飘泊他乡的我啊空叹岁目已老!江边的素沙冲刷着白石,哀呜的孤雁将同伴寻找。即事吟诗既非今体又非古体,激越的歌声摇动着丛生的草木,江边的华屋比比相连难以计数。我能甘心忍受贫苦,弟侄们何必为我泪落如雨。我已断定此生艰难而不去问天,幸好杜曲那边还有几亩桑麻田,所以我将移居终南山边。短衣匹马追随李广的足迹,射杀猛虎以度过余年。注释
曲江:一名曲江池,故址在今西安市东南,为汉武帝所造,因池水曲折而得名。唐开元中疏凿为游赏胜地,南有紫云楼和芙蓉苑,西有杏园和慈恩寺,春秋佳日,游人如云。萧条:寂寥冷落。游子:杜甫自谓。嗟:感叹。垂二毛:年将老意。二毛,头发斑白。白石素沙:即净石白沙。相荡:谓白石素沙在水中相荡磨。哀鸿:孤雁哀鸣。曹:同类。即事:眼前事物。后因称以书当前事物为题材的诗为即事诗。今:今体。古:古体。长歌:连章叠歌之意。激越:歌声浑厚高亢。捎:摧折。林莽,丛生的草木。比屋豪华:形容富贵豪宅之多。比:相接连。吾人:犹我辈,指杜甫自己。何伤:为何伤心。自断:自己判断。休问天:不必问人。杜曲:地名。亦称下杜,在长安城南,是杜甫的祖籍。杜甫困居长安时,尝家于此。桑麻田:即唐之永业田。南山:指终南诸山。杜曲在终南山麓,所以称“南山边”。李广:?—前119,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人,西汉名将,善骑射。残年:犹余生。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画面,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独自旅行时的孤独与感慨。"曲江萧条秋气高"一句设定了整个诗歌的氛围:曲江边上,一片萧瑟的秋意浓厚,秋风轻拂过水面,使得菱角和荷叶在风中摇曳,枯黄而断裂,随着波涛漂荡。"游子空嗟垂二毛"则转向诗人的内心世界,"游子"指的是远行的旅人,即诗人自己,而"空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与叹息,"垂二毛"形象地描绘出诗人年迈双鬓斑白。
"白石素沙亦相荡"一句继续描写自然景物,但这里的"白石"和"素沙"不仅是景色描写,也暗示了一种纯洁无暇之意。最后,"哀鸿独叫求其曹"表达了诗人对远古先贤的向往与呼唤,希望找到知音或同道中人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景物描写和内心感慨交织,展现了诗人在秋天的旅行中的孤独感受以及对于历史和文化传承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