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孔子,纵之为圣。生知安行,仁义中正。
师道兴起,从游三千。往圣是继,道统流传。
六经既明,以诏后世。三纲五常,昭然不替。
道德高厚,教化无穷。人极斯立,天地同功。
生民以来,卓乎独盛。允集大成,实天所命。
有天下者,是尊是崇。曰性圣道,曷敢勿宗。
顾予眇躬,承此大业。惟圣之谟,于心乃惬。
用之为治,以康兆民。圣泽流被,万世聿新。
报典之隆,尤在阙里。庙宇巍巍,于兹重美。
文诸贞石,以光于前。木铎遗响,于千万年。
形式:四言诗鉴赏
这首诗赞美了孔子的崇高地位和深远影响。开篇即以“天生孔子”点出孔子的非凡身份,接着描述孔子的智慧与德行,以及他对于教育和道德的贡献。诗中提到孔子的弟子众多,他的思想和教诲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强调了孔子作为“往圣”的继承者和道统的传播者的重要性。
诗中还提到了孔子的著作《六经》对后世的指导意义,以及他提出的“三纲五常”作为社会伦理的基础。孔子的道德观念被认为是深厚而永恒的,能够引导人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诗中进一步阐述了孔子的思想如何在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使人们的行为符合道德规范,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孔子的敬仰之情,认为孔子的教导应当成为所有统治者的信仰和遵循的对象。诗人自称为“顾予眇躬,承此大业”,表明自己承担着传承孔子思想的重任,并决心将孔子的教诲付诸实践,以促进民众的福祉。诗中还特别提到了在孔子故里的祭祀活动,以及通过碑刻和铜钟来纪念和传播孔子的思想,希望这些努力能够长久地延续下去。
整体而言,这首诗是对孔子及其思想的高度颂扬,强调了孔子在中国文化和社会中的核心地位,以及其思想对后世的巨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