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世萧萧一羽轻,白螺杯里酌沧瀛。
逍遥自足忘鹏鴳,漫浪何须记姓名。
石鼎煮云听夜雨,玉笙吹月和松声。
凭君为问张公子?曾到良常梦亦清。
形式:七言律诗押[庚]韵鉴赏
这首元末明初诗人倪瓒的《寄张德常》描绘了诗人自身飘逸出尘的境况和淡泊名利的心境。首句“身世萧萧一羽轻”,以比喻手法表达诗人如羽翼般轻盈,超脱世俗的身世之感。次句“白螺杯里酌沧瀛”则写诗人于清雅之中品酒观海,流露出闲适与旷达。
第三句“逍遥自足忘鹏鴳”,诗人强调自己在逍遥中感到满足,不与世俗中的大鹏小鸟(比喻高位者)相比,表达了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第四句“漫浪何须记姓名”,进一步表明诗人无意于追求功名,忘记了自己的名字,更显其超脱。
第五、六句“石鼎煮云听夜雨,玉笙吹月和松声”,通过描绘煮茶听雨、月下吹笙的场景,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诗意生活,以及对清幽宁静的欣赏。最后一句“凭君为问张公子?曾到良常梦亦清”,诗人以询问友人张德常是否曾有过同样清梦般的经历,表达了对友情的怀念和对理想生活的共鸣。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清新淡雅的笔触,传达了诗人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