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白向鬓根生,岁月蹉跎事欠成。
读过故书温有味,借来新絮冷无情。
未霜山寺昏钟劲,欲霁湖亭夕照明。
多少红尘留滞客,可曾归去力春耕。
形式:七言律诗押[庚]韵翻译
梅花不知不觉在鬓边盛开,时光荏苒,许多事情未能如愿完成。阅读旧书时仍能感受到其中的韵味,借来的新棉却冷酷无情。未到秋霜,山寺的钟声格外响亮,雨后湖亭的夕阳照亮了道路。有多少旅人沉迷于红尘,他们是否曾回去努力春天的农耕呢?注释
蹉跎:形容时间白白过去,事情没有进展。故书:指旧的书籍,常含有古人的智慧和经验。新絮:新棉花,比喻新的事物或情感。红尘:泛指世俗生活,常用来形容繁华的世界。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徐集孙的《闲赋》,通过对梅花、鬓发、岁月、读书、新絮、山寺钟声和湖亭夕阳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归隐生活的向往。首句“梅花白向鬓根生”写出了诗人年华老去,梅花已悄然在鬓边绽放,暗示了岁月匆匆。次句“岁月蹉跎事欠成”进一步强调了时光荏苒,许多事情未能如愿达成。
“读过故书温有味”表达出诗人对旧时知识的怀念,阅读旧书仍能感受到其中的深意,但现实中的新絮却显得冷漠无情,对比鲜明。接下来的两句通过“未霜山寺昏钟劲”和“欲霁湖亭夕照明”,描绘了宁静的山寺钟声和湖亭夕阳,寄寓了诗人对超脱尘世、静谧生活的渴望。
最后两句“多少红尘留滞客,可曾归去力春耕”直抒胸臆,众多在尘世中奔波的人,又有多少人能放下一切,回归田园,投身于春耕之中呢?这不仅是对个人境遇的感慨,也是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功名的反思。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深沉,富有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