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戚复戚戚,高楼月如雪。
二八正婵娟,月明翡翠钿。
由来工织锦,生小倚朱弦。
朱弦岂解愁,素手似云浮。
一声落天上,闻者皆泪流。
别郎已经年,望郎出楼前。
青天如海水,碧月如珠圆。
月圆以复缺,不见长安客。
古道白于霜,沙灭行人迹。
月出光在天,月高光在地。
何当同心人,两两不相弃。
形式:古风鉴赏
这首清代纳兰性德的《高楼望月》描绘了一位女子在高楼之上仰望皎洁明月的情景,表达了她深深的思念与愁绪。诗中“戚戚复戚戚”四字,以叠词渲染了主人公内心的忧郁和孤独;“高楼月如雪”则写出月色的明亮和寒冷,映衬出女子的寂寥。
“二八正婵娟”赞美了月圆之美,而“月明翡翠钿”则通过比喻,暗示女子的美丽如同翡翠般珍贵。接下来,诗人借“工织锦”和“倚朱弦”两个动作,展现出女子的才情和对爱情的期待,然而“朱弦岂解愁”又暗示了她的内心无法排遣的哀愁。
“一声落天上,闻者皆泪流”运用夸张手法,表达情感的强烈,听到琴声的人都能感受到她的悲伤。随后,诗中女子遥望远方,期盼心上人的归来,但“月圆以复缺”,象征着相聚的短暂和分离的无期。
“古道白于霜,沙灭行人迹”描绘了荒凉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凄凉。最后,“月出光在天,月高光在地”再次强调月光的明亮,却也寓意着相思无尽,而“何当同心人,两两不相弃”则是她对未来团聚的深深渴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月为线索,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主人公深沉的离愁别绪,以及对美好爱情的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