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家起甲第,朱门大道边。
丰屋中栉比,高墙外回环。
累累六七堂,栋宇相连延。
一堂费百万,郁郁起青烟。
洞房温且清,寒暑不能干。
高堂虚且迥,坐卧见南山。
绕廊柴藤架,夹砌红药栏。
攀枝摘樱桃,带花移牡丹。
主人此中坐,十载为大官。
厨有臭败肉,库有贯朽钱。
谁能将我语,问尔骨肉间。
岂无穷贱者,忍不救饥寒。
如何奉一身,直欲保千年。
不见马家宅,今作奉诚园。
形式:古风翻译
哪家的豪邸矗立在大路边,红色大门显赫威严。华丽的房屋排列整齐,高墙环绕在外面。一座座厅堂接连不断,建筑群延绵不绝。单是一座堂楼就耗资百万,烟雾缭绕如画卷。室内温暖而清爽,无论寒暑都无法侵扰。大厅宽敞而深远,坐在屋里就能看见南山。走廊周围是藤蔓搭成的架子,台阶两旁是红芍药的栏杆。可以攀树摘樱桃,也能移栽牡丹花。主人坐在这儿,做了十年的大官。厨房里堆着腐烂的肉,仓库里钱币多得穿线都朽烂了。谁能听我所说,去问问他的亲人们。难道没有穷困的人,忍心不救济饥寒交迫的人吗?为何只顾自己享受,只想保全富贵千年。看看马家的宅子,如今变成了奉诚园。注释
谁家:指哪一家。甲第:古代科举考试中的第一名,这里指豪华的住宅。朱门:红色的大门,常用来形容贵族或富豪之家。丰屋:富丽堂皇的房屋。中栉比:像梳子齿一样密集排列。回环:环绕,围绕。累累:众多的样子。栋宇:房屋的主体结构。相连延:接连不断。洞房:深邃的内室。虚且迥:空旷而深远。红药栏:红色的芍药花栏杆。贯朽钱:串钱的绳子都朽烂了,形容钱财极多。骨肉间:指亲人间。奉诚园:唐代马家中衰落后,其宅第改为皇家园林,名为奉诚园。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豪门巨宅的生活画面,通过对比和反差手法,抒发了作者对于社会贫富不均、官员奢侈与民众困苦的深刻批评。开篇“谁家起甲第,朱门大道边”即设置了一种高门深户的豪宅景象,随后通过“累累六七堂,栋宇相连延”、“洞房温且清,寒暑不能干”等句子,细腻描绘了这座宅院的宏伟与奢华。诗人并未直接赞美,而是通过“主人此中坐,十载为大官”一句,暗示了这些豪宅背后的权力和贪婪。
然而,到了下片,“厨有臭败肉,库有贯朽钱”则揭露出了豪宅主人的冷漠与吝啬,他们对外界的贫困视而不见。诗人通过“岂无穷贱者,忍不救饥寒”一问,表达了对这种社会现象的愤慨和批判。而最后,“如何奉一身,直欲保千年。不见马家宅,今作奉诚园”则是诗人对于这些官员们只顾自己享乐、忽略民众疾苦的讽刺。
整首诗通过对豪宅生活的描绘和对比,展现了作者深刻的社会关怀和批判精神,同时也体现了白居易倡导“为人作事,须要识时务”的文学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