蔼蔼春景馀,峨峨夏云初。
躞蹀退朝骑,飘飖随风裾。
晨从四丞相,入拜白玉除。
暮与一道士,出寻青溪居。
吏隐本齐致,朝野孰云殊。
道在有中适,机忘无外虞。
但愧烟霄上,鸾凤为吾徒。
又惭云林间,鸥鹤不我疏。
坐倾数杯酒,卧枕一卷书。
兴酣头兀兀,睡觉心于于。
以此送日月,问师为何如。
形式:古风翻译
春天的景色渐渐消逝,夏天的云彩开始高耸。退朝后我骑马缓缓而行,衣袂随风飘摇。早晨跟随四位丞相,步入洁白的宫殿任职。傍晚与一位道士同行,去寻找青溪边的居所。官职与隐居生活本无区别,朝廷与山野谁说不同。心中有道自然适应,忘记机心没有外界忧虑。只是在高位感到惭愧,与那些杰出人物为伍。又在山林间感到惭愧,鸥鹤与我不再疏远。坐着畅饮几杯酒,躺下枕着一卷书。兴致高昂时头昏昏然,醒来后心境悠然自得。就这样度过每一天,问老师对此有何看法。注释
蔼蔼:形容春色浓郁。峨峨:形容高耸的样子,这里指夏云。躞蹀:小步行走的样子。退朝:朝见皇帝结束后离开。飘飖:飘动,飞扬。白玉除:指宫殿,这里代指朝廷。青溪居:指道士居住的地方,也象征隐居之地。吏隐:做官而心存隐逸之志。朝野:朝廷和民间,这里指仕途与隐居。中适:内心的适意。机忘:忘掉世俗的机巧之心。烟霄上:高位,朝廷。鸾凤:比喻杰出的人才。云林间:山林,隐居之处。鸥鹤:常用来象征隐士或自由自在的生活。兀兀:醉酒或昏昏沉沉的状态。于于:形容心情舒畅,自在的样子。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生活状态。开篇“蔼蔼春景馀,峨峨夏云初”两句,用“蔼蔼”和“峨峨”来形容春天的景色和夏日的云朵,给人以柔美和雄伟的感觉。
接着,“躞蹀退朝骑,飘飖随风裾”写出了诗人闲适自得的生活状态,那种不受世俗羁绊、自由如风的态度令人神往。晨从四丞相处,入拜白玉除,这里可能指的是官场中的交往,但用“白玉除”来形容环境,则是一种清净无为的象征。
暮与一道士,出寻青溪居,则是诗人晚上与道士同行,去寻找那清幽的自然之美。吏隐本齐致,朝野孰云殊,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名位的淡然,以及对不同流派思想的包容。
道在有中适,机忘无外虞,这里“道”可能指的是一种生活哲学或是道家思想,“有中适”则是一种平和中正的态度,“机忘无外虞”则是在说诗人对于世间纷争的超脱。
但愧烟霄上,鸾凤为吾徒。又惭云林间,鸥鹤不我疏。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自豪和遗憾,他自豪于自己的高洁志趣,但也感到自己与世俗的隔阂。
坐倾数杯酒,卧枕一卷书。兴酣头兀兀,睡觉心于于。这是对诗人日常生活的一种描绘,以饮酒、读书来享受自己的宁静时光。
以此送日月,问师为何如。最后两句,则是在用诗人的这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去质疑和挑战传统的价值观,寻求一种更深层次的生命意义。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写,以及对闲适生活状态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由、平和与超脱世俗的一种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