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霜侵绿。发少仍新沐。冠直缝,巾横幅。
美人怜我老,玉手簪金菊。
秋露重,真珠落袖沾馀馥。坐上人如玉。
花映花奴肉。蜂蝶乱,飞相逐。
明年人纵健,此会应难复。
须细看,晚来明月和银烛。
形式:词词牌:千秋岁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秋季重阳节的景象,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节日的气氛和个人的情感。"浅霜侵绿",描绘了秋霜轻薄地覆盖在绿色植物上,渲染出秋意渐浓的环境。"发少仍新沐",诗人自述虽然头发稀疏但仍保持清洁,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冠直缝,巾横幅",通过衣着细节展现出人物的端庄与雅致。"美人怜我老,玉手簪金菊",美人之手轻轻插上菊花,既表达了对美的欣赏,也暗示了时光流逝和岁月的感慨。"秋露重,真珠落袖沾馀馥",进一步描绘了露水的晶莹和菊花的香气,营造出一种清新而略带哀愁的氛围。
"坐上人如玉",赞美席间人的气质如美玉般高洁,"花映花奴肉"则以花喻人,形容女子肌肤之美。"蜂蝶乱,飞相逐",生动描绘了热闹的节日场景,蜜蜂蝴蝶围绕花朵飞舞,增添了生机。
"明年人纵健,此会应难复",诗人意识到即使明年身体健康,这样的聚会也可能不再,流露出对相聚时光的珍视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最后,"须细看,晚来明月和银烛",诗人提醒人们要细细品味眼前的美好,因为美好的时光如同晚来的明月和银烛,转瞬即逝。
整体来看,苏轼的这首《千秋岁·徐州重阳作》以重阳节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节日的欢乐与人生的无常,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哲理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