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艳春日,松析黯无光。
贞心结千古,誓不随众芳。
风云一朝变,天地为苍苍。
有明盛坛坫,七子互腾骧。
牛耳执王李,才高气愈扬。
仰视高秦汉,府窥藐宋唐。
指挥籍湜辈,匍匐邾莒行。
震川老举子,茅屋荒江旁。
言招故生徒,讲学称先王。
势焰固不敌,名声讵相当。
云何百世下,中天吐寒芒。
古今几作者,身晦道乃昌。
祧祔有定论,翕赫安可常。
形式:古风押[阳]韵鉴赏
这首诗以桃李与松柏对比起笔,桃李在春日里鲜艳夺目,而松柏则显得黯淡无光,以此象征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追求。接着诗人赞美了那些坚守贞心、不随波逐流的君子,即使在风云变幻的时代,他们的精神依然如山岳般屹立不倒。
诗中提到“七子”,可能是指明代的七位文学家,他们才华横溢,声名远播,甚至能令同时代的文人如籍湜辈俯首称臣。然而,即便这些文坛巨擘的影响力无法与秦汉、宋唐时期的文学高峰相匹敌,他们的名字和作品却因深厚的文化内涵而永垂不朽。
诗的后半部分提到震川老举子,即明代文学家归有光,他在江边的茅屋中,继续传授学问,弘扬先王之道。尽管他的影响力可能不如同时代的文豪,但其对文化的贡献和精神的传承,使得他的名字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最后,诗人感慨于历史的变迁和文化的传承,指出无论时代如何更迭,真正有价值的思想和文化总能在后世得到发扬光大。诗人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表达了对那些坚守理想、传承文化的先贤的敬仰之情,以及对文化传承不息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