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睡何曾著,秋天不肯明。
卷帘残月影,高枕远江声。
计拙无衣食,途穷仗友生。
老妻书数纸,应悉未归情。
形式:五言律诗押[庚]韵翻译
客居他乡何曾得以入睡?漫长的秋夜啊天总是不肯明。映入门帘的是残月的光影,高翻枕畔的是远江的涛声。生计笨拙弄得衣食皆无,处境艰难的我只得依赖友朋。给老伴儿写了几纸书信,应该让她知道我未归的苦情。注释
著:入睡。明:天亮。残月:将落之月。高枕:高字此处作动词,指江声从高处而来。计:谋生之计。拙:拙劣。途穷:旅途困窘。仗友生:靠朋友。悉:知悉。未归情:迟迟未归的苦衷。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飘泊异乡、夜不能寐的孤独感受。"客睡何曾著,秋天不肯明"两句表达了诗人因忧虑而难以入睡,并且对秋天的长久感到无奈。"卷帘残月影,高枕远江声"则是夜晚景象的描绘,窗帘下的残月和枕边传来的遥远江声,都在营造一种静谧而又孤寂的氛围。
接着,诗人写到自己的困顿处境:"计拙无衣食,途穷仗友生",这两句展示了诗人的生活窘迫,没有财物,又不得不依靠朋友才能度日。"老妻书数纸,应悉未归情"则透露出家中的挂念,老妻的书信虽然频繁,但诗人依旧无法回去,这种无力回家的痛苦和对家庭的思念交织在一起。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景物的细腻描写和个人生活困境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愁,以及对归宿的深切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