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道嫌朝隐,无情受陆沉。
忽逢今旦乐,还遂少时心。
卷书藏箧笥,移榻就园林。
老妻能劝酒,少子解弹琴。
落花随处下,春鸟自须吟。
兀然成一醉,谁知怀抱深?
形式:排律押[侵]韵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晚春时节,诗人于自家园林中悠闲生活的场景。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从日常琐事到内心情感的转变,以及与家人的温馨互动。
首句“不道嫌朝隐,无情受陆沉”似乎在暗示诗人对世俗官场的淡漠态度,他并不在意朝隐之名,也不为世事所累,表现出一种超脱尘俗的情怀。接着,“忽逢今旦乐,还遂少时心”则转折至今日的欢愉,仿佛是偶然间找回了年轻时的快乐与梦想,流露出一种重拾生活乐趣的喜悦。
“卷书藏箧笥,移榻就园林”描述了诗人在忙碌之余,将书籍收起,挪动卧榻至花园中,享受自然的宁静与美好,体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简单生活的追求。“老妻能劝酒,少子解弹琴”则通过家庭成员的互动,展现了一种和谐的家庭氛围,老妻的温婉劝酒,少子的琴声悠扬,共同营造出温馨而充满生机的画面。
“落花随处下,春鸟自须吟”描绘了春天特有的景象,落花随风飘落,春鸟鸣唱,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与诗人的内心情感相呼应,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有趣。“兀然成一醉,谁知怀抱深?”最后两句以酒醉为喻,表达了诗人沉浸于眼前的美景与内心的满足之中,仿佛达到了忘我的境界,而这种深邃的情感,只有他自己才能真正体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晚年在园林中寻找心灵慰藉的过程,以及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的幸福时光,充满了对自然、家庭和生活的热爱与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