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吟坐啸独悲秋,海雾江云引暮愁。
不信有天常似醉,最怜无地可埋忧。
荒荒葵井多新鬼,寂寂瓜田识故侯。
见说五湖供饮马,沧浪何处着渔舟。
形式:七言律诗押[尤]韵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陈子龙的《秋日杂感》,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和内心感受的抒发,展现了诗人的孤独与哀愁。首句“行吟坐啸独悲秋”,形象地刻画了诗人独自在秋日里徘徊,吟咏或长啸,满心皆是悲凉。"海雾江云引暮愁"进一步渲染了秋日的凄迷氛围,将愁绪引向傍晚。
"不信有天常似醉"表达了诗人对命运无常的怀疑和无奈,仿佛人生如梦,难以把握。"最怜无地可埋忧"则直接吐露出内心的忧虑无法排解,找不到一个可以寄托悲伤的地方。接下来,"荒荒葵井多新鬼,寂寂瓜田识故侯"通过荒凉的景象,暗示世事变迁,人事已非,旧时相识如今只剩荒冢。
最后两句"见说五湖供饮马,沧浪何处着渔舟"借五湖之大,寓意人生的广阔无垠,而沧浪水边却无处容下渔舟,暗指诗人自己身处困境,无处安身。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体现了陈子龙在动荡时局中的孤寂与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