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吊苍茫,衰草外、夕阳残堠。
空留得、浣花诗老,草堂依旧。
幕府十年栖息强,兵戈满地仓皇走。
只乡愁、并入啼鹃,频骚首。花径外,春星瘦。
茅屋底,秋风吼。叹词人漂泊,古今谁偶。
忧国文章知己泪,倦游身世成都酒。
甚而今、景仰说诗王,君知否。
形式:词词牌:满江红鉴赏
这首《满江红·浣花草堂》是清代词人左锡嘉的作品,通过对浣花草堂的凭吊和对自身境遇的感慨,展现了词人的沧桑感和对历史的沉思。开篇描绘了荒凉的景色,夕阳西下,衰草丛生,唯有杜甫的诗篇依然在空荡荡的草堂中回响,暗示着历史的沉淀与文化的永恒。
接着,词人回顾自己十年来在幕府中的艰难岁月,兵戈四起,生活动荡不安,表达了深深的忧虑和无奈。他将自己的乡愁与杜甫的哀愁相融,频繁地摇头叹息,流露出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忧虑。
词的后半部分,词人感叹自己的漂泊生涯,无人能真正理解他的忧国之情,只能借酒浇愁。他询问读者,如今还有谁能像自己一样,既是忧国的文人,又是疲倦的旅者?最后,他以疑问的方式表达了对诗歌之王的敬仰,但又自问是否有人真正理解他的心境。
整首词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浣花草堂这一历史遗迹,寄托了词人对个人际遇与国家命运的双重感慨,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