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北离乡客,江南守土臣。
涉途初改月,入境已经旬。
甲郡标天下,环封极海滨。
版图十万户,兵籍五千人。
自顾才能少,何堪宠命频。
冒荣惭印绶,虚奖负丝纶。
候病须通脉,防流要塞津。
救烦无若静,补拙莫如勤。
削使科条简,摊令赋役均。
以兹为报效,安敢不躬亲。
襦裤提于手,韦弦佩在绅。
敢辞称俗吏,且愿活疲民。
常未徵黄霸,湖犹借寇恂。
愧无铛脚政,徒忝犬牙邻。
制诰誇黄绢,诗篇占白蘋。
铜符抛不得,琼树见无因。
警寐钟传夜,催衙鼓报晨。
唯知对胥吏,未暇接亲宾。
色变云迎夏,声残鸟过春。
麦风非逐扇,梅雨异随轮。
武寺山如故,王楼月自新。
池塘闲长草,丝竹废生尘。
暑遣烧神酎,晴教㬠舞茵。
待还公事了,亦拟乐吾身。
形式:排律翻译
我这个远离家乡的客人来到江南,成为守卫这片土地的官员。启程时已更换了月份,入境后已经过了十天。这里是天下闻名的重要郡县,边界直达海边。这里有十万户人口,五千士兵登记在册。我深感自己才疏学浅,怎能承受频繁的重任。面对荣誉我感到惭愧,对朝廷的嘉奖我有负于心。探问病情需要了解根本,防止流弊需堵住源头。解决繁杂事务唯有保持宁静,弥补不足唯有勤奋工作。削减繁琐的法规,使赋税劳役公平。以此来报答国家,怎敢不尽心尽力。手中提着布衣短裤,腰间佩戴着韦带和弓弦,不敢推辞世俗的官职,只愿能救活疲惫的百姓。还没能像黄霸那样治理得当,还需借鉴寇恂的智慧。愧对自己没有好的政绩,只是空有相邻的地位。夸耀的诏书如同黄绢,诗篇占尽白蘋之美。不能丢弃手中的符节,也无法常见琼树之美景。夜晚警钟传来,清晨鼓声报时。只知道面对小吏处理公务,没时间接待宾客。夏天的云彩变幻,春天的鸟鸣渐弱。麦风吹过不需扇子,梅雨季节却异常漫长。武寺山依旧,王楼月色常新。池塘长满闲草,丝竹乐器积满灰尘。消暑祭祀神灵,晴天教人铺开舞毯。等公务完毕,也想享受一下自己的生活。注释
渭北:黄河以北的地区。离乡客:离别故乡的人。江南:长江以南的地区。守土臣:负责守护地方的官员。涉途:开始旅程。改月:月份更替。入境:进入管辖地。经旬:经过了十天。甲郡:重要的郡县。环封:边界环绕。海滨:海边。版图:领土。十万户:形容人口众多。兵籍:军事编制。五千人:描述军队规模。宠命:朝廷的恩宠。频:频繁。印绶:古代官印和丝带,象征官职。丝纶:代指皇帝的诏书。候病:探问病情。通脉:了解根本。防流:防止流弊。塞津:堵住源头。救烦:解决繁琐事务。静:宁静。补拙:弥补不足。勤:勤奋。科条:法律条文。简:简化。摊令:分配使得。赋役:赋税和徭役。均:公平。报效:回报国家。躬亲:亲自去做。襦裤:布衣短裤。韦弦:韦带和弓弦,古人常用以自警。称俗吏:自谦为普通官员。活疲民:救助疲惫的百姓。黄霸:汉代名臣,以善于治理著称。寇恂:东汉名臣,以平定地方著称。铛脚政:形容政绩显著。犬牙邻:形容相邻但无法比拟。制诰:皇帝的诏书。黄绢:古代赞美文辞的代称。白蘋:一种水生植物,古代诗中的意象。铜符:古代传达命令或调兵遣将的凭证。琼树:珍贵的树,这里比喻美好的事物。警寐:警醒睡眠。催衙:催促官府办公。胥吏:低级官吏。亲宾:亲友和宾客。云迎夏:夏天的云彩变化。鸟过春:春天的鸟鸣。麦风:麦田的风。非逐扇:不需要扇子。梅雨:江南地区的连绵阴雨。异随轮:与四季规律不同。武寺:武庙,祭祀武神的地方。王楼:王侯的楼阁。池塘:水池。丝竹:音乐。废生尘:废弃不用,积满灰尘。暑遣:消暑。神酎:祭祀神灵的酒。㬠:晒干。茵:毯子。公事:公务。乐吾身:享受自己的生活。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文学家白居易的作品,反映了诗人在担任郡守期间的辛勤工作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怀。诗中通过对比渭北离乡客与江南守土臣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官员对于国家和百姓的责任感。在具体描述自己的工作状况时,诗人提到了版图、户口数目以及军事管理等方面,展现了其治理能力和对职责的认真态度。
“自顾才能少,何堪宠命频。”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才能有限而担子重的自谦之情。随后几句则是具体说明了工作中的种种考量与安排,如防止流民、维护边疆安全等。
“救烦无若静,补拙莫如勤。”这两句话突出了诗人处理问题时的态度,即通过冷静和勤奋来解决困难。接着又提到工作中的公平性原则,以及对待属下官吏的要求。
“襦裤提于手,韦弦佩在绅。”这里描写了诗人在处理日常琐事时的亲力亲为,反映出其务实和勤政的一面。接着表达了希望能够减轻百姓负担的愿望。
“常未徵黄霸,湖犹借寇恂。”这一部分似乎是在感慨于往昔的治理成就,以及对当前形势的某种无奈和自谦。随后几句则是诗人对于自己的政绩不够完美的反思。
“铜符抛不得,琼树见无因。”这里可能是在表达对自己无法完全实现理想政绩的遗憾,而“警寐钟传夜,催衙鼓报晨”则是描绘了诗人工作中的紧迫感和不休息的忙碌。
“唯知对胥吏,未暇接亲宾。”这一句强调了诗人工作之繁重,以至于无暇与亲朋好友交流。随后几句则是对自然景象的描写,以及对即将过去的夏季和春天的感慨。
“武寺山如故,王楼月自新。”这里有可能是在描述诗人对于某些地方或场所的情感联想。而“池塘闲长草,丝竹废生尘”则是描绘了一个静谧而又有些许荒凉的景象。
最后,“暑遣烧神酎,晴教㬠舞茵。”这一句可能是在表达对即将结束工作后的放松和享受。整首诗以“待还公事了,亦拟乐吾身”作为收尾,表明了诗人对于完成职责后的期待与满足。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官员日常工作的详细描写,展现了诗人在治理郡县时的辛劳和责任心,以及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怀。同时,它也反映出诗人的自谦与反思,表达了一种务实勤政、希望减轻百姓负担的政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