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客携壶上翠微,江涵秋影雁初飞,尘世难逢开口笑,年少,菊花须插满头归。
酩酊但酬佳节了,云峤,登临不用怨斜晖。古往今来谁不老,多少,牛山何必更沾衣。
形式:词词牌:定风波翻译
同客人带酒登山,长江水倒映着秋天景物的影子,大雁刚刚从这里飞过。人活在世上难遇一次开心欢笑的时候,趁年轻时头插满菊花玩个痛快回来。以大醉来酬谢重阳节日之景,朝着高耸入云的山登高,用不着去怨太阳快落山了。古往今来有谁不老死,数不清啊,没有必要像齐景公登牛山触景生情而哭泣。注释
定风波:词牌名,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为双调小令。一作《定风波令》,又名《卷春空》、《醉琼枝》。格律以六十二字,上片五句三平韵,二仄韵,下片六句四仄韵,二平韵,即欧阳炯所做格律为正体,另有七种变体。重阳:即重阳节。携壶:带酒。翠微:青翠掩映的山腰幽深处。涵:容纳,倒映。初:第一次,刚刚。尘世:人间。酩酊:沉醉,大醉。但:只是。酬:酬谢。云峤:耸入云霄的高山。登临:登山临水。斜晖:夕阳。多少:数不清。牛山:在今山东省淄博市。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定风波·重阳括杜牧之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共度重阳节的情景。首句“与客携壶上翠微”展现了他们带着酒壶,登上青翠的山岭,享受自然的宁静。"江涵秋影雁初飞"则描绘了秋天江面的景色,大雁南飞,增添了节日的气氛。
“尘世难逢开口笑”表达了诗人对人世纷扰的感慨,感叹在忙碌的生活中难得欢笑。接着,“年少。菊花须插满头归”借重阳节习俗,强调要趁着年轻,尽情欢乐,插满菊花归来,寓意珍惜时光。
“酩酊但酬佳节了”写诗人借酒浇愁,只求度过这美好的节日。"云峤。登临不用怨斜晖"进一步表达登高望远,不必为夕阳西下而感伤,享受当下。
最后两句“古往今来谁不老。多少。牛山何必更沾衣”,诗人以历史长河中人人皆会老去的哲理宽慰自己,不必像齐景公在牛山涕泣人生无常那样感伤,展现出豁达的人生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词通过描绘重阳节的景象和诗人的情感变化,展现了苏轼豁达开朗的性格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