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傍枫林结数椽,东归也复度流年。
汀洲雁下依残水,墟里人行破夕烟。
十月风霜欺客枕,五更鼓角满江天。
散关清渭应如昨,回首功名一怆然。
形式:七言律诗押[先]韵翻译
我偶尔在枫树林边盖了几间小屋,向东归乡的路上又度过了一年时光。水边的雁群落下,依靠着残留的水面,村落中的人们穿过傍晚的炊烟出行。十月的寒风吹过,使旅途中的枕头都感到寒冷,五更时分的鼓角声回荡在江天之间。散关和清渭河应该还像往常一样,但回首过往的功名,心中不禁感到悲凉。注释
偶:偶尔。傍:靠近。枫林:枫树成林的地方。数椽:几间房屋。东归:向东返回故乡。度:度过。汀洲:水边的洲渚。雁:大雁。残水:残余的水。墟里:村落。破:穿透。十月:秋季的第十个月份。风霜:寒冷的风和霜冻。欺:侵袭。客枕:旅人的枕头。五更:夜晚的第五更次。鼓角:战鼓和号角。满:充满。江天:江面和天空。散关:古代地名,位于陕西。清渭:清澈的渭河。如昨:一如既往。回首:回顾。功名:功业和名声。一怆然:心中充满悲伤。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幽居感怀》,表达了作者在偏远的枫林小筑中寓居时的孤独感受和对过往岁月的感慨。首句“偶傍枫林结数椽”描绘了诗人居住环境的简朴,偶尔在枫林边搭建几间小屋。次句“东归也复度流年”暗示了诗人对回归故乡的期待,但时光荏苒,又是一年过去。
第三句“汀洲雁下依残水”通过描绘汀洲上大雁落下,依靠着残留的水面,渲染出一种凄凉的秋景,暗寓诗人内心的孤寂。第四句“墟里人行破夕烟”进一步描绘村落里的人们在傍晚的炊烟中行走,画面宁静而冷清,反映出诗人对人世烟火的向往。
第五、六句“十月风霜欺客枕,五更鼓角满江天”写出了诗人夜晚独眠时,风霜侵袭和远处战鼓号角声交织,展现了他身处异乡的艰辛与不安,以及对国家战事的关注。
最后一句“散关清渭应如昨,回首功名一怆然”以散关和清渭河的景色依旧,暗示历史变迁,而诗人自己却功业无成,不禁心生悲凉。整首诗情感深沉,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深沉的人生感慨和壮志未酬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