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昔先皇巡朔方,千乘万骑入咸阳。
阴山骄子汗血马,长驱东胡胡走藏。
邺城反覆不足怪,关中小儿坏纪纲。张后不乐上为忙,至令今上犹拨乱,劳心焦思补四方。
我昔近侍叨奉引,出兵整肃不可当。
为留猛士守未央,致使岐雍防西羌。
犬戎直来坐御床,百官跣足随天王。
愿见北地傅介子,老儒不用尚书郎。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宫中圣人奏云门,天下朋友皆胶漆。
百馀年间未灾变,叔孙礼乐萧何律。
岂闻一绢直万钱,有田种谷今流血。
洛阳宫殿烧焚尽,宗庙新除狐兔穴。
伤心不忍问耆旧,复恐初从乱离说。
小臣鲁钝无所能,朝廷记识蒙禄秩。
周宣中兴望我皇,洒泪江汉身衰疾。
形式:古风押[阳]韵翻译
当年肃宗即位灵武,收复关中。借阴山骄子回纥之兵收复两京。借阴山骄子回纥之兵收复两京,东胡安庆绪奔走河北死守邺城,史思明出兵相救安庆绪于邺城,既降又叛反复无常并复陷东京洛阳早是意料之中的事。肃宗整日诚惶诚恐多方讨好信任关中小人李辅国,宠惧后宫张良娣,致使纲纪坏而国政乱,以致今日代宗仍在劳心焦思肃清朝纲。当年我自己官为拾遗时。在皇帝左右,又拾遗职掌供奉扈从,代宗以广平王拜天下兵马元帅,先后收复两京势不可挡。代宗听信宦官程元振谗害,夺郭子仪兵柄,使岐雍一带兵力单薄,不能防敌于国门之外。致使吐蕃入侵两京沦陷,府库闾舍,焚掠一空,百官狼狈就道,鞋子都来不及穿跟随代宗逃往陕州。何时才能出现傅介子这样勇猛的人物来湔雪国耻啊,只要国家能灭寇中兴,我个人做不做尚书郎倒没关系。想当年开元盛世时,小城市就有万家人口。农业丰收,粮食储备充足。储藏米谷的仓库也装的满满的。社会秩序安定,天下太平没有寇盗横行,路无豺虎,旅途平安,随时可以出门远行,自然不必选什么好日子。当时手工业和商业的发达,到处是贸易往来的商贾的车辆,络绎不绝于道。男耕女桑,各安其业,各得其所。宫中天子奏响祭祀天地的乐曲,一派太平祥和。社会风气良好,人们互相友善,关系融洽。百馀年间,没有发生过大的灾祸。国家昌盛,政治清明。谁知安史乱后,田园荒芜,物价昂贵,一绢布匹要卖万贯钱。洛阳的宫殿被焚烧殆尽,吐蕃也攻陷长安,盘踞了半月,代宗不久之后收复两京。不敢跟年高望重的人絮叨旧事,怕他们又从安禄山陷两京说起,惹得彼此伤起心来。小臣我愚钝无所能,承蒙当初朝廷授检校工部员外郎官职给我。希望当代皇上能像周宣王恢复周代初期的政治,使周朝中兴那样恢复江山社稷,我在江汉流经的巴蜀地区也会激动涕零的。注释
先皇巡朔方:指唐肃宗在灵武、凤翔时期。阴山骄子:指回纥。汗血马:大宛国有汗血马。“长驱”句:东胡,指安庆绪。肃宗借兵回纥,收复两京,安庆绪奔河北,保邺郡,所以说胡走藏。邺城反覆,指史思明既降又叛,救安庆绪于邺城,复陷东京洛阳一事。思明被迫投降,反覆无常,乃意料中事,故云不足怪。关中小儿:指李辅国。上,指肃宗。至令:一作“至今”。今上:当今皇上,此指代宗。叨,忝也,自谦之词。“出兵”句:指代宗当时以广平王拜天下兵马元帅,先后收复两京。“为留”句:猛士,指郭子仪。宝应元年(762年)代宗听信宦官程元振谗害,夺郭子仪兵柄,使居留长安。未央,汉宫名,在长安。岐雍,唐凤翔关内地,边兵入卫,岐雍一带,兵力单薄,遂不能防敌于国门之外。犬戎:古代族名,又叫猃狁,古代活跃于今陕、甘一带,猃、岐之间。此处指吐蕃,广德元年(763年)十月,吐蕃入侵,代宗逃到陕州,长安第二次沦陷,府库闾舍,焚掠一空。跣足:打赤足。写逃跑时的狼狈,鞋子都来不及穿。天王:指唐代宗。傅介子,西汉时北地人,曾斩楼兰王头,悬之北阙。杜甫意在湔雪国耻,故愿见能有这种人物。尚书郎:作者自谓。《木兰行》:“欲与木兰赏,不用尚书郎。”开元:唐玄宗年号(718—741年)。开元盛世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治世之一。小邑:小城。藏:居住。万家室:言户口繁多。流脂,形容稻米颗粒饱满滑润。仓廪:储藏米谷的仓库。豺虎:比喻寇盗。路无豺虎:旅途平安,出门自然不必选什么好日子,指随时可出行。齐纨鲁缟:山东一带生产的精美丝织品。车班班:商贾的车辆络绎不绝。班班:形容繁密众多,言商贾不绝于道。桑:作动词用,指养蚕织布。不相失:各安其业,各得其所。圣人:指天子。奏云门:演奏《云门》乐曲。云门,祭祀天地的乐曲。胶漆,比喻友情极深,亲密无问。百馀年间:指从唐王朝开国(618年)到开元末年(741年),有一百多年。未灾变:没有发生过大的灾祸。“叔孙”句:西汉初年,高祖命叔孙通制定礼乐,萧何制定律令。这是用汉初的盛世比喻开元时代的政治情况。一绢,一匹绢。直,同“值”。宗庙:指皇家祖庙。狐兔:指吐蕃。颜之推《古意二首》:“狐兔穴宗庙。”杜诗本此。不忍问:是因为怕他们又从安禄山陷京说起,惹得彼此伤起心来。耆旧:年高望重的人。乱离:指天宝末年安史之乱。小臣:杜甫自谓。鲁钝:粗率,迟钝。记识:记得,记住。禄秩:俸禄。蒙禄秩:指召补京兆功曹,不赴。周宣:周宣王,厉王之子。我皇:指代宗。洒血:极言自己盼望中兴之迫切。江汉:指长江和嘉陵江。也指长江、嘉陵江流经的巴蜀地区。因为嘉陵江上源为西汉水,故亦称汉水。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历史场景和表达个人情感的诗作。开篇“忆昔先皇巡朔方,千乘万骑入咸阳”两句,通过对古代帝王出行边塞、展示军威的回忆,展现了古代强盛之象。这里的“先皇”指的是历史上的君主,“巡朔方”则是边疆地区的巡视,显示了中央政权对边疆的控制和关注。千乘万骑的壮观场面,是对军事力量的直接展示。
接着“阴山骄子汗血马,长驱东胡胡走藏”两句,则描绘了一幅战马奔跑、敌人逃散的情景。“汗血马”指的是在战斗中流汗和血的战马,“阴山骄子”则是对这些强壮战马的赞美。这里通过对古代军事征服行动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上军威壮观场面的向往。
“邺城反覆不足怪,关中小儿坏纪纲,张后不乐上为忙”三句,则转向叙述历史上的变故和个人对朝政的担忧。这里提到的“邺城”、“关中”都是古代战略要地,而“小儿坏纪纲”则暗示着时局动荡,规矩紊乱。
“至今今上犹拨乱,劳身焦思补四方”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现任君主仍需在动乱中努力整顿、关注四方边疆的同情和理解。这里的“今上”指的是当时的皇帝,“犹拨乱”则是说他仍然在处理国家的混乱局面。
以下几句“我昔近侍叨奉引,出兵整肃不可当。为留猛士守未央,致使岐雍防西羌”则是诗人回忆自己曾经作为近侍参与军事行动,出兵整饬的场面,以及为了保卫都城而留下勇士,并因此使得岐山和雍州成为对抗西方少数民族入侵的前线。
最后“犬戎直来坐御床,百官跣足随天王。愿见北地傅介子,老儒不用尚书郎”则是诗人表达了对于往昔时代某位北地名将(傅介子)的怀念,以及对当时政治环境的无奈感受。在这最后一段中,“犬戎直来坐御床”形象地描绘了外族入侵者甚至能够直接进入皇宫的局面,表达了一种深刻的忧虑和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