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促轻车,翩翩下瑶城。
穷幽得灵山,意欲家平生。
隳石拟素魄,神功夜无声。
佳桂愿托根,老兔祈偕行。
上帝闻之怒,地祇夺我睛。
交诏责其归,命驾涕以横。
事往千古后,殷勤有馀情。
夜半纤云收,回光对两盈。
形式:古风押[庚]韵翻译
嫦娥驾驶着轻巧的车,飘然降落在瑶池城。深入幽静之地找到灵山,她渴望在此度过一生。巨石被拟作洁白的月亮,她的神力在夜晚悄然施展。她希望把桂树的根系安顿好,与老兔相伴同行。天帝听说此事勃然大怒,地神剥夺了她的明眸。上天下达命令让她返回,她驾车哭泣,泪流满面。时间流逝,千年之后,她的深情依旧。深夜云散,月光洒落,双倍的光辉映照人间。注释
嫦娥:神话中的仙女。瑶城:传说中的仙城。灵山:神圣的山峰。拟:比拟,比喻。素魄:月亮。神功:神奇的力量。佳桂:美好的桂树。老兔:月宫中的兔子。偕行:相伴同行。上帝:古代对天神的称呼。地祇:地府的神。睛:眼睛。交诏:传达命令。涕:眼泪。横:纵横流淌。殷勤:深厚的感情。馀情:残留的情感。纤云:细小的云朵。回光:反射回来的月光。盈:满溢。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嫦娥奔驰于月宫的景象,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永恒之美的意境。"嫦娥促轻车,翩翩下瑶城"中,“轻车”、“翩翩”均形容嫦娥行进的迅捷与轻盈,而“瑶城”则是对月宫的美好描绘,象征着一个纯洁、高远的境界。诗人通过这样的描述,传达了一种超脱凡尘、追求灵山美好的情感。
"穷幽得灵山,意欲家平生"表明嫦娥在月宫中找到了心灵的安居之所,她希望能够永远留在这个宁静的地方。这里的“灵山”不仅是地理概念,更有精神寄托之意。
"隳石拟素魄,神功夜无声"则写出了嫦娥制作仙药的情景,“隳石”、“素魄”均暗示一种神秘而纯净的材料,而“神功夜无声”则展示了她在月宫中进行神奇药物制备的场景,既强调了她的仙法高超,也渲染出一个静谧无声的夜晚气氛。
"佳桂愿托根,老兔祈偕行"中的“佳桂”指的是月树,传说中嫦娥所居之处有桂花盛开,而“老兔”则是月宫中的一只仙兔。诗人通过这两者之间的关系,表达了一种和谐共生、相依为命的情感。
然而,上帝对此并不满意,“上帝闻之怒,地祇夺我睛”显示了嫦娥的行为触怒了天庭,她因此失去了眼睛。"交诏责其归,命驾涕以横"则是上帝命令她返回人间,并且让她在人间也要遵循天意。
最后两句“事往千古后,殷勤有馀情”表达了诗人对过往事件的回忆和深厚的情感。"夜半纤云收,回光对两盈"则是嫦娥失明之后,在月宫中依旧能够感受到夜晚云层的变幻,以及她虽然失去视力,但心中的光芒依然灿烂。
整首诗通过对嫦娥神话的艺术加工,展现了作者对于超脱尘世、追求永恒之美的向往,同时也表现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情感,以及面对天命时的人类无力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