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来酒醒清无梦,愁倚阑干。露滴轻寒。雨打芙蓉泪不干。
佳人别后音尘悄,瘦尽难拚。明月无端。已过红楼十二间。
形式:词词牌:采桑子翻译
在夜里酒醒了无梦境,周围一片清静,起来因忧愁而倚靠栏杆。夜深天寒,晶莹的露珠不断滴落,冰冷的秋雨落到荷塘的芙蓉花上,就像清泪未曾干过。想起与佳人一别之后,彼此音信全无,虽然身体不断地消瘦下去,但还是难以放弃思念。夜已更深,高悬的明月不知不觉地已经移过红楼十二间了。注释
阑干:即栏杆。用竹、木、砖石或金属等构制而成,设于亭台楼阁或路边、水边等处作遮拦用。芙蓉:荷花的别名。音尘:音信,消息。难拚:犹难舍。无端:引申指无因由,无缘无故。鉴赏
这首词是宋代词人秦观的《丑奴儿》,以夜醒后的孤独情绪为背景,展现了词人的离愁别绪。"夜来酒醒清无梦",描绘了主人公在夜深人静时从醉梦中醒来,内心一片清冷,没有梦境可以暂时逃避现实的孤寂。"愁倚阑干",通过倚靠栏杆的动作,进一步刻画出词人内心的愁苦和无处安放的思绪。
"露滴轻寒",室外的露水滴落,带来一丝凉意,仿佛加重了词人心头的凄凉。"雨打芙蓉泪不干",这里芙蓉象征着美好或娇弱的女子,雨水打在芙蓉上,如同词人的眼泪无法止住,表达了他对佳人的思念之深。
"佳人别后音尘消",佳人离去后,连消息都杳无音讯,词人感到无比的失落和无助。"瘦尽难拚",形容词人因相思而日渐消瘦,却仍无法割舍这份情感。最后两句"明月无端。已过红楼十二间",借明月流逝和时间的无情,暗示了词人对时光匆匆、人事如梦的感慨,以及对佳人无尽的怀念。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词人夜晚的孤独与思念,情感深沉,意境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