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月碧梧金井。屈戍绣霜初冷。
徙倚不成眠,红泪一双珠迸。孤影。孤影。
长自伴人宵永。
形式:词词牌:如梦令鉴赏
这首《如梦令·秋思》由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描绘了一幅凄清的秋夜景象,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与孤独的氛围。
“残月碧梧金井”,开篇即以“残月”、“碧梧”、“金井”三物相映,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凉意的秋夜氛围。“残月”暗示时间已晚,月亮即将隐去,而“碧梧”与“金井”的色彩对比,更添了几分冷寂之感。这句诗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幽静而又略显荒凉的夜晚。
“屈戍绣霜初冷”,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寒冷与静谧。这里的“屈戍”指的是井边的栏杆,而“绣霜”则形象地描绘了初降的霜花,如同绣在地面上的图案。这一句通过细腻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秋夜的寒气和霜花的美丽,同时也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徙倚不成眠,红泪一双珠迸。”主人公在这样的环境中难以入眠,眼中流露出的泪水如同珍珠般晶莹,透露出深深的哀愁与无奈。这一句不仅描绘了人物的外在状态,也深刻揭示了其内心的情感世界,让人感受到一种无法言说的悲凉。
“孤影。孤影。长自伴人宵永。”最后两句,诗人以“孤影”反复强调了主题——孤独。在这漫长的秋夜里,只有“孤影”陪伴着主人公,这种孤独感被无限放大,成为整首词的核心情感。通过“长自伴人宵永”这句话,诗人表达了对孤独的深切感受,以及在寂静的夜晚中寻求心灵慰藉的渴望。
整体而言,《如梦令·秋思》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构建了一个充满孤独与哀愁的秋夜场景,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孤独和时间流逝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