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舟夜渡中泠水,空山不见羲之鬼。
骊珠飞去龙亦惊,月落空梁僧独起。
银钩茧纸归长安,蓬莱宫里人争看。
一朝风雨暗园寝,玉柙搥碎昭陵寒。
龙眠画手元晖笔,当时曾笑萧郎失。
至今二子亦何在,久与兰亭共芜没。
人生万事空浮沤,走舸复壁皆堪羞。
不如煮茗卧禅榻,笑看门外长江流。
形式:古风鉴赏
这首诗《题萧翼赚兰亭图》由元末明初诗人高明所作,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诗中以“客舟夜渡中泠水”开篇,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古老的故事之中。接着,“空山不见羲之鬼”一句,巧妙地引入了王羲之这一历史人物,增加了故事的深度和历史感。
“骊珠飞去龙亦惊,月落空梁僧独起”两句,通过自然界的反应来衬托出事件的不寻常,同时也暗示了某种力量的觉醒或消失。随后,“银钩茧纸归长安,蓬莱宫里人争看”描绘了王羲之书法作品的珍贵与流传,以及人们对艺术的渴望与追求。
“一朝风雨暗园寝,玉柙搥碎昭陵寒”则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逝去时代的哀悼。最后,“龙眠画手元晖笔,当时曾笑萧郎失”通过对比,展现了艺术创作的瞬间与永恒之间的关系,以及对过去辉煌的怀念。
整首诗以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对历史、艺术、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既有对过往辉煌的追忆,也有对现实的反思,充满了哲思与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