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不五鼎食,死即五鼎烹。
主父当时何太横,途穷日暮乃倒行。
四十年来阨日久,得路谁能顾身首。
一出拜齐相,其志始毕伸。
沾沾数故旧,毋复入我门。
燕王论死齐王杀,赵王乘间乃敢发。
五鼎食,食无几,五鼎烹,竟族死。吁嗟乎!
身贵宾客皆从游,身败骸骨无人收。
残魂茕茕泣原野,独有孔车是长者。
形式:古风鉴赏
这首清代张晋的诗《读<史记>四十首(其三十二)五鼎食》以史书中的典故为引,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命运沉浮的感慨。诗中通过“生不五鼎食,死即五鼎烹”的对比,描绘了主人公在生前未能享受高位,死后却遭受残酷惩罚的境遇。诗人对“主父当时何太横”表达了对主人公遭遇的同情,同时也揭示了权力斗争的无情。
“四十年来阨日久,得路谁能顾身首”揭示了主人公长期身处困境,好不容易得到机会,却又面临身家性命的危机。接下来的诗句描述了主人公短暂的荣华,“一出拜齐相,其志始毕伸”,但很快又因政治斗争而身败名裂。“沾沾数故旧,毋复入我门”则暗示了人情冷暖,昔日的朋友不再往来。
诗的后半部分引用“燕王论死齐王杀,赵王乘间乃敢发”这一历史事件,进一步强调了主人公的命运转折和悲剧结局。最后两句“身贵宾客皆从游,身败骸骨无人收”揭示了富贵荣华的虚幻,以及落魄后的凄凉。全诗以“残魂茕茕泣原野,独有孔车是长者”作结,表达了对主人公孤独无依的哀怜,以及对世态炎凉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