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乾坤、好山无数,古来高隐能几。
相逢尽道林泉胜,无奈利名朝市。青嶂里。
望曲径深门,彷佛柴桑里。先生傲世。
任短褐长镵,清琴浊酒,占断晋风致。
疏林下,别有谈玄麈尾。清风长满窗几。
门前剥啄何须问,应是采芝仙子。谁可比。
已不减、当时鸡犬空中起。留连晚计。
尽穴石藏书,锄云种玉,千古有灵气。
形式:词词牌:摸鱼儿鉴赏
这首元末明初诗人邵亨贞的《摸鱼子·其三》题王德琏山居图,描绘了一幅隐逸生活的理想画卷。开篇赞叹天地间无数高山,自古以来能真正超脱尘世、归隐山林的人寥寥无几。接着,诗人描述了山居者与来访者共享林泉之乐,然而世俗的名利诱惑仍然存在,但山居者选择清贫简朴的生活,弹奏着清琴,饮用浊酒,展现出晋代名士的风度。
“疏林下,别有谈玄麈尾”一句,暗示了山居者在自然环境中进行哲理探讨的场景,清风徐来,窗几整洁。当门外传来轻轻敲击声时,诗人认为那可能是前来拜访的仙人,而非俗世之人。他进一步强调,这样的隐居生活无人能及,甚至比得上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鸡犬升天般的超凡意境。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山居生活的深深留恋,赞美主人藏书于洞穴,种玉于云雾之间,这种与世隔绝的隐逸生活充满了灵性,千百年来都保持着独特的魅力。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对理想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山居主人高尚品格的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