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意无断绝,此去随所偶。
晚风吹行舟,花路入溪口。
际夜转西壑,隔山望南斗。
潭烟飞溶溶,林月低向后。
生事且弥漫,愿为持竿叟。
形式:古风押[有]韵翻译
我寻幽探胜的心意没有定止,随着一路看见的景色生发不已。晚风吹送我的行舟,沿着开满鲜花的河岸荡入溪口。星夜又转过西边的山岭,隔山仰望天上的南斗。潭底升起溶溶的烟雾,林中月亮仿佛低落在行舟的背后。世事何等地纷繁渺茫,不如做一名隐居的钓叟。注释
幽意:寻幽的心意。偶:遇。刘熙《释名·释亲属》:“二人相对遇也。”晚:一作“好”。花路:一路鲜花。际夜:至夜。壑:山谷。南斗:星宿名称,夏季位于南方上空。古以二十八宿与地理相应来划分区域,称分野,南斗与吴越相应。潭烟:水潭上如烟的水汽夜雾。烟,雾气。溶溶:形容汽雾柔和迷离。生事:世事。弥漫:渺茫无尽。持竿叟:持竿垂钓的老翁。竿,指钓竿。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幽意无断绝,此去随所偶"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物无限的情感以及随遇而安的心境。这是一种超然物外、不为物役的精神状态。
"晚风吹行舟,花路入溪口"写出了春天的景象,晚风轻拂,花瓣飘落,小舟在花开满径的小溪中前进,给人一种悠闲自得的感觉。
"际夜转西壑,隔山望南斗"则是说到了黄昏时分,小船转入西边的山谷之中,从山的缝隙之间遥望星空中的南斗星。这不仅描绘了景色,也表达了一种超越尘世、向往高远的思想情操。
"潭烟飞溶溶,林月低向后"写出了夜晚溪水边的宁静与美丽。潭水轻纱,似烟如雾,林间的明月洒落在清澈的潭面上,给人一种超凡脱俗之感。
最后两句"生事且弥漫,愿为持竿叟"表达了诗人对待人生的态度。生意无限,要像持竿钓鱼的人那样安心守静,享受生活中的每一刻。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传递了一种超脱红尘、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情感,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意境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