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源滟滟波头展,清唱一声岩谷满。
未容雪积句先高,岂独湖开心自远。
云山已作歌眉浅,山下碧流清似眼。
樽前侑酒只新诗,何异书鱼餐蠹简。
形式:古风翻译
词源在波光粼粼的水面展开,清脆的歌声回荡在山谷间。还未等到雪花堆积,诗句就已高洁,岂止让湖水欢心,更是意境深远。云山仿佛化作了浅浅的眉毛,山下的碧绿流水清澈如眼眸。杯前陪伴饮酒的只有新创作的诗篇,这与以书籍为食的鱼虫又有何异呢。注释
词源:比喻词的源泉。滟滟:形容波光闪动的样子。岩谷:山谷。雪积:比喻积累深厚。句先高:诗句格调高雅。湖开心自远:湖水因诗句而感到愉快,意指诗的深远影响。云山已作歌眉浅:云山如同浅淡的眉毛,形象地描绘景色。碧流清似眼:清澈的流水如同明亮的眼睛。樽前:酒杯之前。侑酒:陪饮。新诗:新创作的诗歌。书鱼餐蠹简:书虫以书籍为食,这里比喻对书籍的热爱。鉴赏
这首词是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轼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在雪中的游玩之乐。开篇“滟滟波头展,清唱一声岩谷满”描绘了一幅雪后西湖的美丽景象,水波荡漾,回音缭绕,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接着“未容雪积句先高,岂独湖开心自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感受和对文学创作的追求。在这雪花纷飞之中,诗人的情感也随之升华,似乎他的词句比雪还要高远,这不仅是对西湖的赞美,也是对自己心灵世界的展现。
“云山已作歌眉浅,山下碧流清似眼”则将自然景物与诗人自己的情感融为一体,山川湖泊仿佛都成了诗人的内心写照。这里的“眉浅”形容云山的轮廓柔和,与“清似眼”相呼应,既描绘了自然之美,也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的深切感受。
最后,“樽前侑酒只新诗,何异书鱼餐蠹简”则是诗人在雪中饮酒赋诗,与古人书中游的意境相呼应。这不仅显示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尊崇,也反映了他在雪中寻得的一份超然物外的快乐。
总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西湖雪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在大自然中的情感体验和艺术追求,是一篇融合了自然美、个人情感与文学创作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