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陵佳气郁葱笼,手辟鸿濛万国从。
帝命开天非逐鹿,地因拱圣始蟠龙。
风雷久护存灵瑞,日月同华想圣容。
拜罢小臣思作颂,大明丰芑此山钟。
形式:七言律诗押[冬]韵鉴赏
这首诗《恭谒孝陵》由明代诗人范景文所作,通过对孝陵的描绘,展现了对先皇的崇敬之情以及对国家繁荣昌盛的期待。
首联“孝陵佳气郁葱笼,手辟鸿濛万国从。”以“郁葱笼”描绘出孝陵周围环境的生机勃勃,象征着先皇的英灵庇佑下,国家如同开辟鸿蒙之初,万国归顺,一片祥和。这里运用了“手辟鸿濛”的典故,形象地表达了先皇开创基业的功绩。
颔联“帝命开天非逐鹿,地因拱圣始蟠龙。”进一步阐述了先皇并非为了争夺天下而开疆拓土,而是为了守护和巩固国家的根基,如同大地因拱卫圣人而形成龙脉,强调了先皇的仁德与远见。
颈联“风雷久护存灵瑞,日月同华想圣容。”通过自然界的风雷象征先皇的保护之力,以及日月同辉的景象,表达了对先皇英灵的尊敬与怀念,同时也寄托了对国家未来繁荣昌盛的美好祝愿。
尾联“拜罢小臣思作颂,大明丰芑此山钟。”诗人作为小臣,在拜谒完孝陵后,心中涌动着创作颂歌的冲动,希望以此表达对先皇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暗示着大明王朝如同丰茂的谷物,将在这座山中得到滋养与传承,寓意着国家的繁荣与昌盛。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对孝陵及其背后先皇的崇高敬意,以及对未来国家发展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