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山虎而翼,南溟鲸而爪。
生世不谐锦,衣帅作太保。
太保入朝门,缇骑若云屯。
进见中贵人,人人若弟昆。
太保从东来,一步一风雷。
行者阑入室,居者颔其颏。
太保赐颜色,黄金立四壁。
一言忤太保,中堂生荆棘。
缇骑走八方,方方俱太保。
太保百亿身,所至倏如扫。
鸡鸣甲舍开,争先众公卿。
御史给事中,不惜称门生。
欢饮丞相邸,刻臂为父子。
生非真骨肉,子贵父不喜。
但呼太保名,能止小儿啼。
鬼伯一何戆,荷索便相催。
县官为震动,急敕治丧事。
少府供金钱,东园给秘器。
后帅朱都督,特遣护其家。
起冢像阴山,赑屃插云霞。
吊客虽以繁,不及贺者多。
可怜堂中哭,不胜巷中歌。
今皇帝时御,史白发阴私。
称诏籍家财,金宝尽流离。
妻子逐归故郡,兄弟作长流。
家人大小鼠窜,不窜作俘囚。
赐冢踏为田,松柏摧为薪。
已无牛羊地可上,何云近前太保嗔。
金鸡鼓两翼,万户初帖席。
土马行不得,万人各加额。
有权勿遽欢,无权勿终酸。
无权保庐井,有权不保七尺棺。
我歌太保歌,贵者蹙其颦。
已令前人后人笑,莫令后人笑后人。
形式:乐府曲辞鉴赏
这首诗《太保歌》是明代诗人王世贞创作的乐府变体诗之一,共十章,此为第九章。诗中描绘了太保(即太保官职)的权势与威严,以及其对周围人物的影响,展现了权力在古代社会中的巨大作用和复杂性。
诗的开头以夸张的手法描述太保的权势,将其比作北方的猛虎、南方的大鲸,暗示其力量之大,无人能及。接着,通过“生世不谐锦,衣帅作太保”一句,表达了太保虽然出身平凡,却凭借自己的能力成为权贵,这反映了古代社会中个人命运与权力关系的紧密联系。
随后,诗中描绘了太保入朝的情景,缇骑(即穿着特定服饰的侍卫)云集,显示了太保的威严和影响力。太保见到的中贵人(即有权势的官员或贵族)都对他恭敬有加,如同兄弟一般,体现了权力带来的尊崇与服从。
诗中还通过“太保从东来,一步一风雷”、“行者阑入室,居者颔其颏”等句子,形象地描绘了太保的行动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无论是行走之处还是停留之处,都能引起强烈反响,甚至改变气氛。
接着,诗中描述了太保的恩赐与惩罚,以及其对周围人的影响。太保的恩赐能够使黄金四壁,但一旦言语不合,就会导致中堂生荆棘,象征着权力的双刃剑性质。缇骑(侍卫)的行动遍及四方,显示了太保权力的广泛覆盖。太保的影响力巨大,所到之处迅速平息纷扰,甚至能够改变家族的命运。
诗中还提到了太保去世后的葬礼,以及朝廷对他的追悼,展现了权力在死亡之后仍然存在的影响。同时,诗中也揭示了权力背后的残酷现实,包括家庭成员的被迫离开故乡、兄弟之间的分离、以及财产的剥夺等。
最后,诗以“我歌太保歌,贵者蹙其颦。已令前人后人笑,莫令后人笑后人”结束,表达了对权力与人性之间复杂关系的思考,以及对历史教训的警示。
整体而言,《太保歌》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古代社会中权力的影响力及其对个体和社会的深远影响,同时也反思了权力与人性之间的矛盾与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