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燕飞,双燕飞,二月春风来,八月秋风归。
人间茅茨与华屋,年年任尔相栖依。
主人恩多重如此,汝亦年年不忘主。
何期一旦遭乱离,兵火村村废庭宇。
营巢梁栋皆成空,主人无家汝亦同。
旧时呢喃好堂户,满地芳草烟濛濛。
双燕飞,双燕飞,语若悲,语莫悲。
主人倘亦得居泊,汝再衔泥来柴扉。
形式:古风鉴赏
这首《双燕飞》由元代诗人徐孜所作,以双燕的迁徙与生活为线索,描绘了人世间的变迁与情感的流转。
开篇“双燕飞,双燕飞”,以双燕的飞翔引入主题,简洁而富有画面感。接着,“二月春风来,八月秋风归”描绘了燕子随季节迁徙的生活习性,体现了自然与生命的和谐共存。
“人间茅茨与华屋,年年任尔相栖依”一句,将燕子与人类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展现了燕子与人类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燕子在不同类型的房屋中筑巢,反映了人类社会的多样性和包容性。
“主人恩多重如此,汝亦年年不忘主”表达了对主人深厚情谊的赞美,燕子每年不忘归巢,象征着忠诚与感恩。然而,接下来的“何期一旦遭乱离,兵火村村废庭宇”描绘了战争带来的破坏,燕子的家园被摧毁,暗示了人类社会的动荡与苦难。
“营巢梁栋皆成空,主人无家汝亦同”进一步强调了战争对人类和自然环境的双重影响,燕子失去了家园,也意味着人类失去了庇护之所。这一转折不仅深化了主题,也引发了对和平与安宁的渴望。
“旧时呢喃好堂户,满地芳草烟濛濛”通过对比昔日的温馨与今日的荒凉,增强了诗歌的情感张力,唤起了读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失去的美好事物的怀念。
最后,“双燕飞,双燕飞,语若悲,语莫悲”以双燕的飞翔结束全诗,既是对前文情感的总结,也是对未来希望的寄托。“主人倘亦得居泊,汝再衔泥来柴扉”表达了对和平回归的期待,希望主人能够重返家园,燕子再次归来筑巢,象征着生活重新开始的可能。
整首诗通过双燕的形象,巧妙地融合了自然景观、社会变迁和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与人类命运的深刻思考。